“公子,你这是……”
看到去而复返的刘禅,根本就没想过他这么快就能找出答案的庞统顿时不禁疑惑的望了过来。
“军师,小子或许找到大汉的病根了……”
在庞统一脸的不可思议与惊喜中,刘禅却是一脸自信的阐述起了自己的详细答案来。
“公子既已找到大汉的病根,那不知可有医治之法?”
不愧是诸葛大大相提并论的大神,即便心中已是激动不已,但此时却仍是强行压制了这份激动,转而又考校起刘禅的‘治病’能力来。
毕竟只会‘看病’而不会‘开方’的大有人在。能找出问题不难,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
“军师,小子以为,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成为门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垄断整个官场仕途。我们可以在大力征辟、察举寒门士子的同时,再增加新的取士方式,比如科举……”
既然弄清楚了大汉的病根在于世家门阀,不趁着现在世家门阀刚刚崛起,还未真正达到巅峰之日打压更待何时?
要知道,在原历史上的魏晋之后,世家门阀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左右皇权的地步。
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说的就是这些左右着各个王朝皇权的世家大族。
本来皇帝轮流坐,谁当皇帝也无可所谓。但关键是这些世族门阀绝大多数却是有家无国、有奶便是娘的主!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够保住自家的权力与荣华富贵,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大义统统狗屁不如。
所以,在面对异族入侵之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保家卫国,而是如何保住自家。
为此,这些世族门阀抱异族大腿、做汉奸、当帮凶的那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所以,本着将一切祸端掐灭在源头的想法,刘禅自然不会想着和曹丕与司马家那样,只为眼前的利益姑息养奸,给他们继续坐大的机会,从而把祸端留给后人。
“科举?公子所说科举是何意?”
对于大力提拔寒门士子庞统自然能够理解,但对于刘禅所提的‘科举’却是不由得一脸疑惑。
“科举就是……就是和察举类似的一种考试。只不过,与察举不同,科举不需要官员举荐……”
在庞统一脸疑惑的表情中,刘禅随即便将萌芽于原历史南北朝,于唐代才正式成型的科举制提前搬了出来。
“如此一来,有了大量平民子弟参与,不光世家大族再也不能垄断官场仕途,从而衰落下去,就是寒门出身士子也很难形成新的世家大族!”
“嗯,公子此法若是能够实行,确是治本之法。只是如今,却是有些不合时宜啊!”
让刘禅有些没想到的是,对于这明明领先了时代数百年的法子,却似乎并不怎么被这位凤雏所看好。
“哦?还请军师指点!”
看到庞统的反应,刘禅也是不禁有些疑惑起来。因为照理来说,这科举替代征辟和察举,乃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庞统却说不合时宜,确实让他有些不能理解。
“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公子此法若在太平年间,或许倒是可行。但方今乱世,平民百姓连两餐温饱都难,又何来能力供养子弟求学参加科举?”
看着刘禅不解的目光,庞统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指出了这科举制度在此时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
要知道,在他所来的那个‘现代’之前的历朝历代,就算是盛世之时,能够读书识字的也依然是极少数之人,就更别说汉末这个今日不知明日食的乱世了。
在这个时代,能够读书识字的,除了一些寒门士子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大族之人。若是在这个时候推行科举之法,不过是给那些世家大族又增加了一条入仕之路而已。
所以如此一来,不但不会起到削弱他们的目的,反而还会进一步壮大他们的实力。
因此,在缺少‘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刘禅所提出的科举制虽好,但却有些不切实际,有点华而不实的嫌疑。
“军师,此事其实不难,不过是费一些钱粮罢了!既然百姓无力供子弟求学,那我们就在荆州多建学堂,以寒门士子为师,免费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等这些人学有所成后,再实行科举取士……”
“如此一来,不但为我们培养了人材,等日后兴复大汉后,在全国推行科举也算是有先例可依。而且此举还能广收寒门士子与百姓之心,巩固我大汉所复之地……至于办学所需钱财,就先以这纸张所获之利来维持,反正也是取自那些世家大族……”
在弄清楚庞统所说的困难只是‘群众基础’后,刘禅却是反而放下了心来。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不是!
“公子睿智!此法虽见效稍慢,然却夯实了根基……”
对于刘禅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而且还是和自己所想解决之法相差无几,任庞统再狂傲,此时也是不禁佩服的点了点头。
“只是公子可曾想过,若是我们实行这科举这法,那些世家门阀可会甘心就缚?倘若他们联合起来对抗主公,大汉兴复之业岂非困难重重?”
虽说对于刘禅所提解决科举问题之法很是满意,但对于他的考校,却是并未结束。
“正如军师所言,借了他人的势力,以后是要还的。小子以为,即便兴复大汉之业慢点儿,那也比遗祸子孙来得强。昔日光武皇帝之事就是明证……”
“至于那些世族门阀若敢狗急跳墙,呵呵,方今乃是乱世,乱世总是要死人的。更何况,若是此法能够贯彻下去,届时我们有百姓拥护,有大军威慑,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已经完全沉浸到了自己所勾画蓝图中的刘禅,这会儿早已是忘了自己的年龄,稚嫩的面庞上,一股自信的霸气显露无疑!
“哈哈哈哈,天佑主公后继有人,天佑我大汉必将复兴啊!”
随着刘禅那充满自信与霸气的宣言落地,一向狂傲不驯的凤雏军师,此时却是大笑着冲刘禅长揖了一礼。
不仅如此,对于刘禅的评价,也从先前的汉室兴复有望,变成了现在的大汉必将复兴。
正所谓三岁看老,一个人从小的爱好与志向,往往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将来的成就。
所以,有刘禅这么一个允文允武,少年老成而又不乏进取之心的少主,一向狂傲的庞统,又怎么能够不欣喜异常?
“军师过誉了,大汉能否复兴,还有赖于军师等人和诸位将军相助!”
面对庞统的称赞,刘禅赶紧谦虚着回了一礼。
“只是小子有一事不明,还请军师为我解惑!”
看到去而复返的刘禅,根本就没想过他这么快就能找出答案的庞统顿时不禁疑惑的望了过来。
“军师,小子或许找到大汉的病根了……”
在庞统一脸的不可思议与惊喜中,刘禅却是一脸自信的阐述起了自己的详细答案来。
“公子既已找到大汉的病根,那不知可有医治之法?”
不愧是诸葛大大相提并论的大神,即便心中已是激动不已,但此时却仍是强行压制了这份激动,转而又考校起刘禅的‘治病’能力来。
毕竟只会‘看病’而不会‘开方’的大有人在。能找出问题不难,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
“军师,小子以为,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够成为门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垄断整个官场仕途。我们可以在大力征辟、察举寒门士子的同时,再增加新的取士方式,比如科举……”
既然弄清楚了大汉的病根在于世家门阀,不趁着现在世家门阀刚刚崛起,还未真正达到巅峰之日打压更待何时?
要知道,在原历史上的魏晋之后,世家门阀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可以左右皇权的地步。
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说的就是这些左右着各个王朝皇权的世家大族。
本来皇帝轮流坐,谁当皇帝也无可所谓。但关键是这些世族门阀绝大多数却是有家无国、有奶便是娘的主!
对他们而言,只要能够保住自家的权力与荣华富贵,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大义统统狗屁不如。
所以,在面对异族入侵之时,他们想的不是如何保家卫国,而是如何保住自家。
为此,这些世族门阀抱异族大腿、做汉奸、当帮凶的那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所以,本着将一切祸端掐灭在源头的想法,刘禅自然不会想着和曹丕与司马家那样,只为眼前的利益姑息养奸,给他们继续坐大的机会,从而把祸端留给后人。
“科举?公子所说科举是何意?”
对于大力提拔寒门士子庞统自然能够理解,但对于刘禅所提的‘科举’却是不由得一脸疑惑。
“科举就是……就是和察举类似的一种考试。只不过,与察举不同,科举不需要官员举荐……”
在庞统一脸疑惑的表情中,刘禅随即便将萌芽于原历史南北朝,于唐代才正式成型的科举制提前搬了出来。
“如此一来,有了大量平民子弟参与,不光世家大族再也不能垄断官场仕途,从而衰落下去,就是寒门出身士子也很难形成新的世家大族!”
“嗯,公子此法若是能够实行,确是治本之法。只是如今,却是有些不合时宜啊!”
让刘禅有些没想到的是,对于这明明领先了时代数百年的法子,却似乎并不怎么被这位凤雏所看好。
“哦?还请军师指点!”
看到庞统的反应,刘禅也是不禁有些疑惑起来。因为照理来说,这科举替代征辟和察举,乃是大势所趋。但现在庞统却说不合时宜,确实让他有些不能理解。
“正所谓仓廪足而知礼节,公子此法若在太平年间,或许倒是可行。但方今乱世,平民百姓连两餐温饱都难,又何来能力供养子弟求学参加科举?”
看着刘禅不解的目光,庞统只是微微一笑,随即便指出了这科举制度在此时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
要知道,在他所来的那个‘现代’之前的历朝历代,就算是盛世之时,能够读书识字的也依然是极少数之人,就更别说汉末这个今日不知明日食的乱世了。
在这个时代,能够读书识字的,除了一些寒门士子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世家大族之人。若是在这个时候推行科举之法,不过是给那些世家大族又增加了一条入仕之路而已。
所以如此一来,不但不会起到削弱他们的目的,反而还会进一步壮大他们的实力。
因此,在缺少‘群众基础’的情况下,刘禅所提出的科举制虽好,但却有些不切实际,有点华而不实的嫌疑。
“军师,此事其实不难,不过是费一些钱粮罢了!既然百姓无力供子弟求学,那我们就在荆州多建学堂,以寒门士子为师,免费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等这些人学有所成后,再实行科举取士……”
“如此一来,不但为我们培养了人材,等日后兴复大汉后,在全国推行科举也算是有先例可依。而且此举还能广收寒门士子与百姓之心,巩固我大汉所复之地……至于办学所需钱财,就先以这纸张所获之利来维持,反正也是取自那些世家大族……”
在弄清楚庞统所说的困难只是‘群众基础’后,刘禅却是反而放下了心来。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不是!
“公子睿智!此法虽见效稍慢,然却夯实了根基……”
对于刘禅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内就找出解决的办法来,而且还是和自己所想解决之法相差无几,任庞统再狂傲,此时也是不禁佩服的点了点头。
“只是公子可曾想过,若是我们实行这科举这法,那些世家门阀可会甘心就缚?倘若他们联合起来对抗主公,大汉兴复之业岂非困难重重?”
虽说对于刘禅所提解决科举问题之法很是满意,但对于他的考校,却是并未结束。
“正如军师所言,借了他人的势力,以后是要还的。小子以为,即便兴复大汉之业慢点儿,那也比遗祸子孙来得强。昔日光武皇帝之事就是明证……”
“至于那些世族门阀若敢狗急跳墙,呵呵,方今乃是乱世,乱世总是要死人的。更何况,若是此法能够贯彻下去,届时我们有百姓拥护,有大军威慑,谅他们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已经完全沉浸到了自己所勾画蓝图中的刘禅,这会儿早已是忘了自己的年龄,稚嫩的面庞上,一股自信的霸气显露无疑!
“哈哈哈哈,天佑主公后继有人,天佑我大汉必将复兴啊!”
随着刘禅那充满自信与霸气的宣言落地,一向狂傲不驯的凤雏军师,此时却是大笑着冲刘禅长揖了一礼。
不仅如此,对于刘禅的评价,也从先前的汉室兴复有望,变成了现在的大汉必将复兴。
正所谓三岁看老,一个人从小的爱好与志向,往往就已经决定了这个人将来的成就。
所以,有刘禅这么一个允文允武,少年老成而又不乏进取之心的少主,一向狂傲的庞统,又怎么能够不欣喜异常?
“军师过誉了,大汉能否复兴,还有赖于军师等人和诸位将军相助!”
面对庞统的称赞,刘禅赶紧谦虚着回了一礼。
“只是小子有一事不明,还请军师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