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14章 高禖之祭

作品: 我盗墓被直播了 |作者:捡火柴的木木 |分类:言情美文 |更新:01-03 19:49|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9taoxs.com)

“再向前就是永昭陵的南神门了,也就是陵寝的正门”

曹七七指了指前方那座气派的宏伟建筑:

“这是由两道三出阙的阙台与门楼组成的门户,标准的帝王水准”

曹七七指着面前的门道:

“这座门也叫作朱雀门,永昭陵总共拥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户”

“宋代陵阙非常发达,在陵制完备的帝陵共有六组三出阙建筑,除四门外设置三出阙以外,朱雀门外的乳台、鹊台也各设置一组三出阙建筑。”

“在永昭陵西北神道相连的就是皇后神道,在皇后陵后方便是下宫。”

这时候忽然有水友问道:

“话说,小萝莉,你说了这么多死人的事情,那古代生孩子怎么说呢?有什么礼制吗?”

“生孩子?”

这位网友脑回路之大,曹七七呆了一下才缓过神:

“古代生孩子之前,有【乞子礼仪】,名为:高禖(mei)之祭”

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

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

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

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

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高禖是神马?”

大部分水友真心不知道。

“对不起,我常常因为不够沙雕无法与主播沟通”

“别害羞,我常常因为不能跟小萝莉一起撒尿而羞愧”

曹七七:........

你妹。

“高禖,古帝王求子所祭之神。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其祠在郊,故称“郊禖”。为古代五礼中吉礼种类中之一”

《毛传》云:“弗,去也,去无子,求有子,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郊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郊禖之前。”

禖同媒。

最初形象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

根据相关记载:

高禖,即为句芒。句读为勾。

在汉之前,关于句芒的记载主要有如下一些:

《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服。”

《尚书大传·鸿范》:“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扶木之野,帝太白皋、神句芒司之。”

汉民族传统的出生礼,由几种礼仪组成。

婴儿诞生,有诞生礼;三日后,有三朝礼;出生一月,为满月礼;出生百天,行百日礼;一周岁时,行周岁礼。

诞生礼

①男弄璋、女弄瓦:

《诗经·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意思是说,如果生了男孩,就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华美的衣服,给他玩白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就让她睡在地上,把她包在襁褓里,给她陶制的纺锤玩。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意识非常明显。

②男悬弓、女悬帨

“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礼记·内则》)

若生的是男孩,则在侧室门左悬弓一副;若是女孩,则在侧室门右悬帨。帨,音“睡”,是女子所用的佩巾。周礼昏礼中,女子出嫁,母亲也要亲自为女儿系结佩巾。

显然,弓与帨,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

③名子

孩子出生后,大人为其取名,称为“名子”。

④报喜

一般是由孩子的父亲赴亲友家,主要是岳父母家报喜。所持喜物主要有红鸡蛋等。

2 三朝礼

是孩子出生三日后举行的礼仪,主要风俗有:

①射天地四方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礼记·射义》)

男孩出生三天以后,父母抱其出外,用弓箭射天地四方。很明显,这是期待男孩长大后志向高远。对女孩子,则不行此礼。

②接子

婴儿出生三天后可以抱出来,俗称“接子”,俗规,接子要选择三天内的吉日,天子的太子要太牢(即三牲皆备)行礼,大夫的长子用少牢,士长的长子用一猪,庶人的长子用一猪。

(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③洗三

又叫“洗三朝”、“洗儿”等。

据记载,洗三朝在唐代即已出现,宋代已很流行。这是婴儿出生三日后举行的洗浴仪式。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过程大同小异:用艾熬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往洗澡盆里搁,叫作“添盆”。洗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不同,口念不同的吉祥话。如,若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若搁莲子,就说“连生贵子”,等等。洗完后,有的还用葱在孩子身上拍打三下,取聪(葱)明伶俐之意。洗三时,亲朋好友纷纷以红包贺礼,主人则以糕点等款待,并留亲友吃“洗三面”。

洗后,还有一项重要仪式,称为:落脐炙囟。即去掉新生儿的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熏炙婴儿的囟顶,表示新生儿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

④开奶

这天产妇开始给新生儿喂奶。为了使婴儿将来能吃苦,喂奶前先洒几点黄连水,使婴儿吃奶前先尝到苦味。而后将糖等汁水用手指抹在婴儿嘴上,让婴儿吃奶。

⑤拜床母

传说床神有男女之分,床婆贪杯,而床公好茶,所以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民间在婚礼、生育、三朝、满月等时候有拜床母的习俗,多以浇了酒的肉等为祭。

3 满月礼

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一月举行,主要风俗有:

①满月酒

民间普遍流行的满月礼风俗。此日,亲朋好友带礼物来道贺,主人设丰盛宴席款待,称为满月酒。

②剃胎发

满月时,为小孩第一次剪理头发,称为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

③移窠

又叫移巢、满月游走等。

民间风俗,婴儿初生是不能随便走动的,到了满月时就可以了。此时,母亲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四处游走,称为移窠。

4 百日礼

①穿“百家衣”

幼儿百日,民间风俗给他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托大家的福就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布片拼合起来做成服装也就成了百家衣。

②戴长命锁

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

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

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就被称之为“长命缕“、也叫“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

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入宫廷,除妇女儿童之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以便他们在节日佩戴。

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汴京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不少店铺和市贩,专门以销售这种饰物为生。

到了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通常用于儿童,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

5 周岁礼

周岁礼最普遍的风俗就是“抓周”了。

抓周,又叫“试儿”,“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蒣’。此小儿之盛礼也。”(《东京梦华录》)小孩不经意的一抓,引起大人浮想联翩,这一风俗极为普遍,至今仍然流行于民间,还出现了专为小儿抓周时使用的套装礼器。

“关于祭祀,在古代仍旧有所不同”

曹七七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盗墓被直播了 (9tao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