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6月17日,曙光大厦,于办公室绞尽脑汁创作的陈曦听到了沉闷的敲门声。
他随手划掉笔记本上几段废设,然后戴上助听器,“请进。”
萨伊女士走进来,将一份联合国文件放到桌上,“先生,他们希望您能用曙光科技的游戏、电影、电视剧传播有关人类文明战胜三体文明、取得胜利的价值观。”
“我不同意会怎样?”
“他们说,将派遣军队接管曙光。”
陈曦无奈的咧了一下嘴,道:“一群强盗,好吧,让我想想…”
“这样,流浪地球三的剧本:联合政府为了拦截三体舰队的追击,重启了人工智能MOSS,倾尽全球之力造了两千艘恒星级战舰,二十万军人自愿赴死,前去阻击三体文明的舰队,最终与之同归于尽,惨胜。”
如果变成现实,估计是新版春节两千响。
“流浪地球四,没有智子的阻碍、几百年的发展,两轮技术大爆炸,人类的科学取得无比辉煌的成果,最新的战舰甚至拥有了梦幻般的光速航行技术,于是联合政府决定返航、夺回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果是现实,三体人早就追上来,用超级武器,比如说奇点炸弹,将人类与地球一块扬喽。
“流浪四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条是地球转向,第二条是光速舰队先行出发开战。”
“在弄个电视剧,讲讲人类流浪几百年的人文变化,安插些ETO份子搞破坏老套剧情,游戏的话,可以弄弄维修、保卫行星发动机,或者与三体文明之间的宇宙战争。”
“老规矩,不许搞个人英雄主义,必须具有联合政府的要素…”
陈曦零零碎碎讲了很多。
萨伊一一记下来,然后道:“第二件事,解析摄像机到了,按您的要求,放在了计算机部门。”
“嗯,我知道了。
想了想,陈曦又道:“萨伊女士,能麻烦您一件事吗,帮我把丁仪博士挖过来,我听说他最近又转向理论物理研究了,试图寻找在高能粒子实验中摆脱智子干扰的方法。”
“是的,但支持他进行研究的人寥寥无几,因为理论物理研究太消耗资源了,现在也不可能得到成果。”
“那感情好,就说曙光科技愿意支持他的研究,虽然拿不出多少资源。”
……
得到解析摄像机,陈曦兴高采烈的开始了研究:用芯片与算法模拟神经元的运动。
在摄像机的辅助下,人们看到了神经元的全部运动,魏成与他的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搞定了神经元的运动算法。
基于结构,神经元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单极、多极、双极和伪单极神经元。
陈曦是这样要求研究员的:首先,神经元芯片必须能完美模拟四种结构的神经元,结构可以根据需求切换,方便未来的类脑主机调配不同的、所需要的模拟神经元,并且能完美运行与之匹配的运动算法。
其次,芯片一定要足够的小,小到可以塞进薄薄的智能手机里,并且能对各种各样的智能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最高权限的操作。
第二个要求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在于技术上的问题很容易解决,难点在于因为隐私等问题,不容易通过各国政府的审批。
不过与人工智能相比,这是小问题。
两个要求加起来,可难倒了陈曦手底下的工程师:芯片小,内存必定大不到哪去。
四种运动算法的本体就算不运行时,数据量也不亚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旦运行起来,产生的数据能在半小时内塞满一个几百GB的硬盘。
陈曦恨铁不成钢的骂:“笨呐,让你们研究新一代的数据传输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云端储存技术,不就是为了这个?”
“以后的建筑物里必定全是芯片,有负责储存的、有负责运算的,将计算与存储分开,神经元芯片干脆绑定数据传输得了。”
危机纪元17年,神经元芯片诞生了,小的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前者是安装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后者是超级计算机、神经元主脑的基础单元结构。
幸运的是,山衫惠子还在忙活算法,得知陈曦有了芯片后,她就直接拿去用了。
……
曙光科技的某个实验园区,类脑的学习实验开始了。
志愿者头上戴上一个金属罩,金属罩内部是低温液氦和超导线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核磁共振仪,但远比那玩意要先进很多。
随后,他开始写字,解析摄像机毫秒级拍摄志愿者大脑神经元的运动,这些运动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能形成可供脑科学家们进行分析、研究的神经元网络模型。
由于算力问题,计算机处理摄像机拍到的信息整整花了一个星期,之后,脑科学家们将神经元的运动信息一点点输入类脑。
这个过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因为智脑太小,只有区区一百万个模拟神经元,而人脑拥有将近一千亿个神经元。
没办法,他们只能猜测哪些神经元运动是写字时出现的运动,一点点剔除。
这是无比庞大的工作量,陈曦不想浪费有限的生命,于是选择了为期两年的冬眠。
18年,曙光类脑操控机械手臂,歪歪扭扭的写下了一行字。
脑科学家、计算机学家意识到,只要将与行为对应的神经元运动信息准确的输入类脑,且转译系统足够优秀,类脑就能完美的复现神经元运动对应的行为,人能干的事它都能干,无论有多复杂。
转译系统是个软件,可以将模拟神经元的模拟神经信号转化为机器能听懂的数字信号。
这玩意稍微升级一下,就有一个暂时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应用—真‘人’工智能:解析摄像机捕捉佩戴者的神经元活动,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机器,机器做出响应。
没有实用价值是因为解析摄像机太大、太笨重,转译器仅仅只记录了八十亿人中某一个人写某些字时的神经元活动的翻译语句,没有普适性。
19年,计算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计算力比以前强了一万倍,传统硅基芯片走到头了,但还有处于起步阶段的光子计算机。
各国纷纷建造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曙光科技也一样,各国瞧见类脑智能的潜力,给予了大量资源技术人力以支持。
他随手划掉笔记本上几段废设,然后戴上助听器,“请进。”
萨伊女士走进来,将一份联合国文件放到桌上,“先生,他们希望您能用曙光科技的游戏、电影、电视剧传播有关人类文明战胜三体文明、取得胜利的价值观。”
“我不同意会怎样?”
“他们说,将派遣军队接管曙光。”
陈曦无奈的咧了一下嘴,道:“一群强盗,好吧,让我想想…”
“这样,流浪地球三的剧本:联合政府为了拦截三体舰队的追击,重启了人工智能MOSS,倾尽全球之力造了两千艘恒星级战舰,二十万军人自愿赴死,前去阻击三体文明的舰队,最终与之同归于尽,惨胜。”
如果变成现实,估计是新版春节两千响。
“流浪地球四,没有智子的阻碍、几百年的发展,两轮技术大爆炸,人类的科学取得无比辉煌的成果,最新的战舰甚至拥有了梦幻般的光速航行技术,于是联合政府决定返航、夺回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如果是现实,三体人早就追上来,用超级武器,比如说奇点炸弹,将人类与地球一块扬喽。
“流浪四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条是地球转向,第二条是光速舰队先行出发开战。”
“在弄个电视剧,讲讲人类流浪几百年的人文变化,安插些ETO份子搞破坏老套剧情,游戏的话,可以弄弄维修、保卫行星发动机,或者与三体文明之间的宇宙战争。”
“老规矩,不许搞个人英雄主义,必须具有联合政府的要素…”
陈曦零零碎碎讲了很多。
萨伊一一记下来,然后道:“第二件事,解析摄像机到了,按您的要求,放在了计算机部门。”
“嗯,我知道了。
想了想,陈曦又道:“萨伊女士,能麻烦您一件事吗,帮我把丁仪博士挖过来,我听说他最近又转向理论物理研究了,试图寻找在高能粒子实验中摆脱智子干扰的方法。”
“是的,但支持他进行研究的人寥寥无几,因为理论物理研究太消耗资源了,现在也不可能得到成果。”
“那感情好,就说曙光科技愿意支持他的研究,虽然拿不出多少资源。”
……
得到解析摄像机,陈曦兴高采烈的开始了研究:用芯片与算法模拟神经元的运动。
在摄像机的辅助下,人们看到了神经元的全部运动,魏成与他的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搞定了神经元的运动算法。
基于结构,神经元大致可以分成四类:单极、多极、双极和伪单极神经元。
陈曦是这样要求研究员的:首先,神经元芯片必须能完美模拟四种结构的神经元,结构可以根据需求切换,方便未来的类脑主机调配不同的、所需要的模拟神经元,并且能完美运行与之匹配的运动算法。
其次,芯片一定要足够的小,小到可以塞进薄薄的智能手机里,并且能对各种各样的智能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最高权限的操作。
第二个要求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在于技术上的问题很容易解决,难点在于因为隐私等问题,不容易通过各国政府的审批。
不过与人工智能相比,这是小问题。
两个要求加起来,可难倒了陈曦手底下的工程师:芯片小,内存必定大不到哪去。
四种运动算法的本体就算不运行时,数据量也不亚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一旦运行起来,产生的数据能在半小时内塞满一个几百GB的硬盘。
陈曦恨铁不成钢的骂:“笨呐,让你们研究新一代的数据传输技术、分布式计算技术、云端储存技术,不就是为了这个?”
“以后的建筑物里必定全是芯片,有负责储存的、有负责运算的,将计算与存储分开,神经元芯片干脆绑定数据传输得了。”
危机纪元17年,神经元芯片诞生了,小的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大的有巴掌那么大,前者是安装在小型电子设备上的,后者是超级计算机、神经元主脑的基础单元结构。
幸运的是,山衫惠子还在忙活算法,得知陈曦有了芯片后,她就直接拿去用了。
……
曙光科技的某个实验园区,类脑的学习实验开始了。
志愿者头上戴上一个金属罩,金属罩内部是低温液氦和超导线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核磁共振仪,但远比那玩意要先进很多。
随后,他开始写字,解析摄像机毫秒级拍摄志愿者大脑神经元的运动,这些运动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能形成可供脑科学家们进行分析、研究的神经元网络模型。
由于算力问题,计算机处理摄像机拍到的信息整整花了一个星期,之后,脑科学家们将神经元的运动信息一点点输入类脑。
这个过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结果还是失败了,因为智脑太小,只有区区一百万个模拟神经元,而人脑拥有将近一千亿个神经元。
没办法,他们只能猜测哪些神经元运动是写字时出现的运动,一点点剔除。
这是无比庞大的工作量,陈曦不想浪费有限的生命,于是选择了为期两年的冬眠。
18年,曙光类脑操控机械手臂,歪歪扭扭的写下了一行字。
脑科学家、计算机学家意识到,只要将与行为对应的神经元运动信息准确的输入类脑,且转译系统足够优秀,类脑就能完美的复现神经元运动对应的行为,人能干的事它都能干,无论有多复杂。
转译系统是个软件,可以将模拟神经元的模拟神经信号转化为机器能听懂的数字信号。
这玩意稍微升级一下,就有一个暂时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应用—真‘人’工智能:解析摄像机捕捉佩戴者的神经元活动,将之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机器,机器做出响应。
没有实用价值是因为解析摄像机太大、太笨重,转译器仅仅只记录了八十亿人中某一个人写某些字时的神经元活动的翻译语句,没有普适性。
19年,计算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计算力比以前强了一万倍,传统硅基芯片走到头了,但还有处于起步阶段的光子计算机。
各国纷纷建造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曙光科技也一样,各国瞧见类脑智能的潜力,给予了大量资源技术人力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