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一章【郑国】

作品: 煮酒话英雄 |作者:大泽天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09 01:19|
    纵观中国历史,抛开五代十国不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虽然跳不出兴亡的循环周期,但在建国之初,却总是具备很高的武力与政治生命力。就连秦朝、隋朝、元朝这三个最短命的朝代,在建国初期都具备了无比的武力(元朝的政治生命力差点)。即使是南宋,还有岳飞扛着一杆抗金的大旗。

    东周却恰恰相反。东周从始至终,都很弱,不论是武力,还是政治生命力。

    东周的建国是迫于无奈的避难,武力基本消亡殆尽,占地不过六百里,而且,洛邑还是一个“地势平衍,四面受敌之地”,说白了也就是个“易攻难守”之地。这样一个地理位置是很难发展武力。

    东周的政治生命力也很弱。西周开始之初,周文王、周武王凭借井田制以及仁政,取得了诸侯的支持,但到西周末期,井田制已经被严重侵蚀(参考宣王留下的烂摊子),西周的政治生命力已经陷入低谷。《易经》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东周面临这种局势,想要发展就要继续求变,但东周诸王却无一人革新。

    所以说,东周只是靠着天下共主的名义苟延残喘。

    下面用实例证实一下东周的弱

    平王东迁至洛邑后,诸侯按照侍候天下共主的精神,拍马送礼,皆大欢喜。但是,楚国没有一点表示。平王不高兴,准备教训下楚国。群臣就劝了:楚国都是蛮夷(蛮荆就在化外),也就被你爷爷(宣王)打败,这才每年进贡点草(菁茅,两种草名),意思一下。咱们现在刚刚迁都,百废待兴,就先不征讨他们了。

    群臣这是说话委婉,暗含的意思就是:咱们就这么点家当,别打了,再折腾进去,就麻烦了。

    群臣又是哄,又是劝,平王这才决定不打了。否则,以宜臼打褒姒的气势,以申家斗争的精神,肯定会来个以卵击石。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东周很弱,但诸侯出于政治的需要,还是按照礼节来对待这个天下共主。而楚国这个在周朝时代(包括西周与东周)的另类,却不愿意再给东周一点面子。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诸侯也不再给“天下共主”面子,所以,周平王想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就敢进行周郑交质。周桓王想征伐郑庄公,郑庄公就敢两军对垒,射他一箭。

    再后来,楚国熊通称王,东周的政治影响力基本结束。东周只剩下一个天下共主的空壳子。诸侯想用,拿来就用。不想用,就踢在一边。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周天子中出现几代英明君主,凭借着天下共主的名义,能否做到复兴?

    思考了很久,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诸侯的才能都很强大。周朝采取了诸侯分封制,周朝有一百多个诸侯国,也就是一百多股政治力量。到了东周,周天子失去权柄,天下大乱。各诸侯国都是在阴谋诡计中生存,稍微弱一点的就被吞并。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君臣都历练出了一身本事。即便周王再英明,也不可能出现质的差距。第二,人才问题难以解决。洛邑占地六百里,人才凋零,而东周时期尚无儒家的“忠君”思想,所以,各诸侯国人才只会效忠于本国的君主,或者效忠于更强大国家的君主,实现自我价值,不可能投向虚弱的周王,帮助“中央政权”复兴。第三,洛邑的地利问题。洛邑“易攻难守”,不是用武之地,也根本不可能抵御住强敌入侵。如果周天子表现得过于英明,反而容易引起诸侯的警惕,加速东周的灭亡。

    没有人才,没有军事支持,东周很难实现复兴。当然了,如果周天子里出现毛泽东这类的伟人,先整出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整出个“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那答案就说不准了。但是,毛东这类雄才毕竟几百年才出一个。

    崛起

    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东周先天不足,已经失去了节制天下的能力。周天子从裁判员的宝座跌落,悲惨的是连运动员都做不成,只能作观众,看着天下群雄并起。

    一个璀璨的时代正在开始。这个时代,充满了智慧、阴谋,也充满了正义、无私;这个时代,有了连横合纵,也有了百家争鸣;这个时代,有了《离骚》《九歌》,也有了《孙子兵法》;这个时代,有了要离荆轲,也有管仲乐毅…这是一个黄金时代,一个乱世,却令人充满神往。

    乱世凯歌,江山多娇,一时多少豪杰!

    在开笔写东周乱世英豪前,先申明写作的几个观点:

    1、人物从简。以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为主线,推动情节发展,说明问题。如在主线之外,还有较为感人、或者启发性的人物事件,会单独拿出篇幅来说明。力求言简意赅,不拖沓冗长。否则,一个人、一件事的写起,即便千万字,那也是刚刚够打底。

    2、适当评论。史学家很严谨,时间、地点、人物等无一不全。笔者不是史学家,只是来讲述大略,能够让人心有共鸣,能够让人有所领悟即可。所以,笔者会适当评论,论述个人感悟。

    好父亲

    郑武公雄韬伟略,文治武功。解放商奴,繁荣了郑国经济,取得了商人的支持。开疆扩土,吞并了虢、郐两国,扩张了十个城池。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建关制邑,加固了郑国国防。总之,郑武公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是令人羡慕且嫉妒的一生。

    郑武公在位二十七年,给儿子郑庄公留下了一个好底子。

    此类记载,史料中比比皆是。

    我却想重点说一下郑武公的性格:贪婪,狡诈且隐忍。

    当初,郑伯友因保护幽王被杀,申侯向四国求救,郑武公第一个带兵来到镐京的。当郑武公到达镐京时,其他三个诸侯国没有来到,郑武公便决定攻打镐京。郑武公的弟弟公子成就劝谏:军士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应该坚守待援,不能进攻。但是,郑武公却以为戎主水平稀松,一定能打赢,所以坚持要打。最后,郑武公攻城,结果大败,却被水平稀松的戎主的手下追出三十里。

    以郑武公一生战功而言,郑武公绝非不懂兵法的莽撞之徒。如是莽撞之徒,不可能吞并两国,扩地十城。

    我相信,在决定攻打镐京城的那一刻,郑武公的眼睛必定散发着贪婪的光。镐京就在眼前,幽王被杀,戎兵作乱,这是一个千古难逢的机会。一个臣子梦寐以求的机会:独享平乱大功!成就伊尹、周公之业。

    所以,郑武公才会冒着兵法的大忌,毅然决定攻打镐京。

    再说郑武公狡诈。

    郑武公想伐胡,但怕胡君预先防范,不能成功。于是,郑武公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胡君,以示两国通好。郑武公做完这些以后,就问大臣:我现在想打仗,应该打那个国家。臣子关其思就说:我觉得应该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当即就把这个大臣杀了。郑武公说:胡国跟我们是兄弟之邦,胡君还是我女婿,我怎么会攻打他。胡君听到这件事情后,于是就不再防范郑武公。结果,郑武公出兵,灭了胡国。

    郑武公狡诈的手段可略见一斑。后世曹操也不过如此。

    关其思是个聪明人,能够从郑武公的手段中,推断出郑武公的心思,结果却丢了性命。为什么?只能说,关其思聪明是聪明,却不够世故。所谓帝王心术,鬼神不言。作为一个臣子如果能够看透君主的所有心思,那么,臣子本身就成为了君主的一个威胁。

    平王六年,不断开疆辟土的郑武公令平王感到了威胁,平王想要收回郑国虎牢关以东的赐地。以郑武公的性格能满意么?不可能。但是,郑武公当时还需要周朝卿士的身份,所以隐忍不发,迁都释疑。但是这股气却憋在了心里,直到郑庄公时期,儿子总算报了怨。

    郑庄公便是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光环下长大,学习并超越了父亲的手段,最终为郑庄公成为春秋霸主打下了基础。

    由此而引申到现在的教育问题:留下孩子多少遗产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遗留给孩子什么样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奇葩的母亲

    申侯的使命本已终结,但在机缘巧合之下,申侯重新登场一次。申侯之所以能够登场是因为申侯的女儿。

    郑武公援救镐京期间,申侯发现郑武公小伙长得挺帅,办事也利索,脑子一热,决定把女儿嫁给郑武公。

    郑武公答应了。虽说申侯为人不咋地,但是申侯的女儿是王太后,外孙是平王,能攀上这个关系,对郑武公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是,郑武公头脑也一热,忽略了申家的愣头青精神,答应娶申侯的女儿。

    如果,郑武公知道后来会发生的事情,我相信郑武公肯定不会娶申侯的这个女儿,就算申侯自己是王太后也不行。

    不管怎么说,申侯的女儿(姜氏)还是嫁入郑家。

    姜氏嫁到了郑国以后,给郑武公生了两个孩子。老大是郑庄公,老二就是公子段。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因为郑庄公是难产。姜氏喜欢公子段,因为公子段小伙长得帅。“面如傅粉,唇若涂丹,又且多力善射,武艺高强”。

    偏爱孩子是正常现象,就算搁在今天也避免不了。哥哥吃多了,弟弟没捞着吃,哥哥衣服新,弟弟衣服破的,家长里短的,正常的很。毕竟都是自己孩子,就算再偏爱吧,也总有个尺度。

    按照嫡长子继位的传统,郑庄公早晚会继承诸侯爵位的。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下雨天没事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教育两个儿子好好相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再不行,还得拿出一把筷子,问问两个儿子:一根容易折断,还是一把容易折断。诸如此类。

    但是,姜氏就是不一样。

    姜氏没事的时候,就想着让公子段取代了郑庄公。姜氏先去游说郑武公,吹吹枕边风。郑武公文韬武略,自然不理会。姜氏虽然混,也不敢拿郑武公怎么地。此事也就不敢再提了。

    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了,按理说,姜氏也应该死心了。

    但是,姜氏不愧申家人,愣头青本色十足。枕边风不管用,现在老公也去了,姜氏就想着玩政变。姜氏忽悠公子段,要以武力推翻郑庄公的黑暗统治,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是我始终想不明白的地方,怎么说,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就因为一个难产,一个长得帅,你就要置一个于死地?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姜氏作为母亲竟然会有这么奇葩的想法?

    只能说:周朝时期,申家人都不好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