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朱雄英回到东宫。
得知朱雄英回宫后,第二日朱标便毅然决然的走向奉天殿,早朝如同往日一般,在锦衣卫的响鞭下开始进行。
此时,奉天殿上文武百官整齐的站在下面,朱雄英也站在其中,还有即将出发去东番的朱允熥。
朱标径直登上御阶,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不再是平日里说的那句卿可有事要奏,而是开口道:“朕登基以来,身体常有不适,太子有贤君之才,三年前征倭大军凯旋归来,如今永乐府的银山已经开采两年银矿。
而朕自登基以来,关中数年灾害不止,北方之地难生庄稼,辽东之地常有马贼掠百姓之粮。
太子孝顺,这三年为孝而守,不曾踏入朝堂半步,却心有百姓,朕见太子如此,十分高兴。”
朱标稍微停顿后,对着站在下面的方孝儒和刘三吾道:“方卿,你拟道禅位诏书,朕要诏告天下,礼部尽快选好禅让吉时,再准备新皇登基事宜。”
众官员纷纷劝谏,朱雄英自己也是有些难过,这七年中,朱标是个很好的皇帝,实行仁政,儒家兴盛,甚至还多次和周王朱橚彻夜长谈,商讨关于大明粮食的问题。
朱标是一位很好的守成之主,仁爱宽厚,对各地的百姓都是常召见各府知府入京,询问需求,他都会尽量满足。
相比于洪武朝,没有太多的大型杀贪案,一片祥和,官员也对朱标赞不绝口。
朱标道:“太子有贤君之姿,朕授他天子之位……”
奉天殿的官员立刻炸锅,他们纷纷议论起来,脸上皆是不可思议,甚至新晋的官员询问朱标是不是被太子给挟持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太子上位后,文康朝的官员必定有一大半要下岗的,太子手下可是有很多能人。
但是他们看到太子并没有太多的高兴之意,而陛下也是十分坦然,又纷纷打消了太子篡位胁迫的念头。
朱允熥懵了,道:“父皇,您这是何意?”
朱雄英已经历过在陵园的惊讶,这会儿相比较,他反应看起来正常些。不然他也会以为朱标胡说,会来一句儿臣不敢授。
朱标看向众臣,坦言道:“众卿都别推让了,直接劝进吧,朕希望你们君臣一心,兴盛大明河山,早日实现大明盛世,百姓安居。”
刘三吾与方孝孺等人互相观望,不敢坏了这自古以来的禅让之礼,翰林学士杨士奇当即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领旨。”
随之看向朱雄英:“臣请殿下继承大宝,登基奉天殿,盛我大明河山。”
杨士奇带头,杨荣积极跟上,解缙也开始劝进,“臣恭请太子殿下继承大宝,登基奉天殿,盛大明河山!”
见到众臣如此,朱雄英也没有过多虚假谦让,正了正太子袍服,行大礼接旨:“儿臣雄英,愿接大宝,择日敬于天地,造盛世之运,令天下尽归我大明疆土。”
朱雄英这么一表态,群臣又是齐身唱和:“臣等愿追随殿下,为大明朗朗盛世而尽力!”
…………
“今日,陛下在奉天殿禅位于太子殿下,愿为大明百姓再创盛世……”
应天府大街的亭子中,读报差役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将这一消息在太阳落山前,传遍大明应天府,并且为大家解释禅让诏书。
在各处茶馆酒肆,也纷纷讨论文康帝禅让之事。
“什么?圣上又要禅让了?”
江南各处的文人墨客,一时之间又有了许多的话题,也有阴谋论,说是太子威逼,但是随即又被推翻。
因为皇帝的诏书也公布给天下,且当时文武百官都在,而且百姓皆对新帝满意,能够放下荣华富贵,甘愿在陵园守孝三年,又曾为百姓粮食,多次亲自耕耘,实乃仁贤之君。
在举行大典之前,首先是朝廷各部门忙里忙外,集体出力,不亚于开国的准备。
首先是年号的问题,在文宣,洪德跟武宪,成武之间,几个年号都在备选着。
原本朱雄英还想要个有逼格的,和天挂钩,但是礼官认为不能如此,对大明不吉,上有神明,好吧,朱雄英最终选择武宪作为自己的年号。
方孝儒觉得,选年号就跟起名字一般,必须讲究来源,寓意,毕竟要载入史册的。
但是杨士奇认为,年号除却官员商议外,还要看新帝的想法,既然新帝主张过征倭,又成功了。
多次对农,民技之事上心,可以看出来,用武宪最合适,一切都是新立的事物,不该拘泥于文,又手下有一支成武军,武宪最为合适,
年号定下,还要等到登基时才能确定,至于登基的日子,礼部选择在明年的正旦,新年第一天登基改元。
时间要隔久些,因为礼部需要准备皇帝的冕旒冠和新的龙袍服饰,以及各宫的整修,甚至皇帝的玉玺,以及皇后的宝印都要重新制造。
皇城也需要打扫粉刷,大概需要到正旦前后,都要换旧留新,皇帝需要用的玉玺不止一种,不同的诏书,不同的文件都要有不同的玉玺。
大明朝的二十四宝玺就够他们费心思,原本朱雄英认为一切从简,省下的钱可以用来下西洋,东番大军即将也需要用银钱。
但是礼部不肯,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规矩,而朱雄英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只给了礼部一句话,一切从简最好。
虽然隆重盛大的登基大典可以显示新帝的隆重,以及官员和百姓对新君的期待,但是朱雄英不认为。
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的皇帝反而让百姓日子过得更艰难,而且百姓也感受不到新帝的皇恩浩荡。
所以大典从简,朱雄英认为他们只要把皇帝放在心中即可,不必搞隆重大典,减轻百姓负担,开创出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
朱雄英不喜欢搞有的没得,他已经决定把登基大典搞的简单而又仪式,还能鼓舞百姓,到时候几件大事同时去做岂不更好。
距离正旦还早,这几个月他可以让郑和准备出海的事,以及东番和南洋各地的准备。
此时,朱雄英最担心的还是关于下西洋这件事,必定要耗费时间去研究海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不能让船队白白送死,所以必须准备全套。
得知朱雄英回宫后,第二日朱标便毅然决然的走向奉天殿,早朝如同往日一般,在锦衣卫的响鞭下开始进行。
此时,奉天殿上文武百官整齐的站在下面,朱雄英也站在其中,还有即将出发去东番的朱允熥。
朱标径直登上御阶,看着满朝的文武百官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不再是平日里说的那句卿可有事要奏,而是开口道:“朕登基以来,身体常有不适,太子有贤君之才,三年前征倭大军凯旋归来,如今永乐府的银山已经开采两年银矿。
而朕自登基以来,关中数年灾害不止,北方之地难生庄稼,辽东之地常有马贼掠百姓之粮。
太子孝顺,这三年为孝而守,不曾踏入朝堂半步,却心有百姓,朕见太子如此,十分高兴。”
朱标稍微停顿后,对着站在下面的方孝儒和刘三吾道:“方卿,你拟道禅位诏书,朕要诏告天下,礼部尽快选好禅让吉时,再准备新皇登基事宜。”
众官员纷纷劝谏,朱雄英自己也是有些难过,这七年中,朱标是个很好的皇帝,实行仁政,儒家兴盛,甚至还多次和周王朱橚彻夜长谈,商讨关于大明粮食的问题。
朱标是一位很好的守成之主,仁爱宽厚,对各地的百姓都是常召见各府知府入京,询问需求,他都会尽量满足。
相比于洪武朝,没有太多的大型杀贪案,一片祥和,官员也对朱标赞不绝口。
朱标道:“太子有贤君之姿,朕授他天子之位……”
奉天殿的官员立刻炸锅,他们纷纷议论起来,脸上皆是不可思议,甚至新晋的官员询问朱标是不是被太子给挟持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是太子上位后,文康朝的官员必定有一大半要下岗的,太子手下可是有很多能人。
但是他们看到太子并没有太多的高兴之意,而陛下也是十分坦然,又纷纷打消了太子篡位胁迫的念头。
朱允熥懵了,道:“父皇,您这是何意?”
朱雄英已经历过在陵园的惊讶,这会儿相比较,他反应看起来正常些。不然他也会以为朱标胡说,会来一句儿臣不敢授。
朱标看向众臣,坦言道:“众卿都别推让了,直接劝进吧,朕希望你们君臣一心,兴盛大明河山,早日实现大明盛世,百姓安居。”
刘三吾与方孝孺等人互相观望,不敢坏了这自古以来的禅让之礼,翰林学士杨士奇当即道:“陛下英明神武,臣等领旨。”
随之看向朱雄英:“臣请殿下继承大宝,登基奉天殿,盛我大明河山。”
杨士奇带头,杨荣积极跟上,解缙也开始劝进,“臣恭请太子殿下继承大宝,登基奉天殿,盛大明河山!”
见到众臣如此,朱雄英也没有过多虚假谦让,正了正太子袍服,行大礼接旨:“儿臣雄英,愿接大宝,择日敬于天地,造盛世之运,令天下尽归我大明疆土。”
朱雄英这么一表态,群臣又是齐身唱和:“臣等愿追随殿下,为大明朗朗盛世而尽力!”
…………
“今日,陛下在奉天殿禅位于太子殿下,愿为大明百姓再创盛世……”
应天府大街的亭子中,读报差役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将这一消息在太阳落山前,传遍大明应天府,并且为大家解释禅让诏书。
在各处茶馆酒肆,也纷纷讨论文康帝禅让之事。
“什么?圣上又要禅让了?”
江南各处的文人墨客,一时之间又有了许多的话题,也有阴谋论,说是太子威逼,但是随即又被推翻。
因为皇帝的诏书也公布给天下,且当时文武百官都在,而且百姓皆对新帝满意,能够放下荣华富贵,甘愿在陵园守孝三年,又曾为百姓粮食,多次亲自耕耘,实乃仁贤之君。
在举行大典之前,首先是朝廷各部门忙里忙外,集体出力,不亚于开国的准备。
首先是年号的问题,在文宣,洪德跟武宪,成武之间,几个年号都在备选着。
原本朱雄英还想要个有逼格的,和天挂钩,但是礼官认为不能如此,对大明不吉,上有神明,好吧,朱雄英最终选择武宪作为自己的年号。
方孝儒觉得,选年号就跟起名字一般,必须讲究来源,寓意,毕竟要载入史册的。
但是杨士奇认为,年号除却官员商议外,还要看新帝的想法,既然新帝主张过征倭,又成功了。
多次对农,民技之事上心,可以看出来,用武宪最合适,一切都是新立的事物,不该拘泥于文,又手下有一支成武军,武宪最为合适,
年号定下,还要等到登基时才能确定,至于登基的日子,礼部选择在明年的正旦,新年第一天登基改元。
时间要隔久些,因为礼部需要准备皇帝的冕旒冠和新的龙袍服饰,以及各宫的整修,甚至皇帝的玉玺,以及皇后的宝印都要重新制造。
皇城也需要打扫粉刷,大概需要到正旦前后,都要换旧留新,皇帝需要用的玉玺不止一种,不同的诏书,不同的文件都要有不同的玉玺。
大明朝的二十四宝玺就够他们费心思,原本朱雄英认为一切从简,省下的钱可以用来下西洋,东番大军即将也需要用银钱。
但是礼部不肯,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规矩,而朱雄英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只给了礼部一句话,一切从简最好。
虽然隆重盛大的登基大典可以显示新帝的隆重,以及官员和百姓对新君的期待,但是朱雄英不认为。
成由勤俭败由奢,奢侈的皇帝反而让百姓日子过得更艰难,而且百姓也感受不到新帝的皇恩浩荡。
所以大典从简,朱雄英认为他们只要把皇帝放在心中即可,不必搞隆重大典,减轻百姓负担,开创出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
朱雄英不喜欢搞有的没得,他已经决定把登基大典搞的简单而又仪式,还能鼓舞百姓,到时候几件大事同时去做岂不更好。
距离正旦还早,这几个月他可以让郑和准备出海的事,以及东番和南洋各地的准备。
此时,朱雄英最担心的还是关于下西洋这件事,必定要耗费时间去研究海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不能让船队白白送死,所以必须准备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