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用力点头,道理没错,可是这样不行啊!自己外甥孙,怎么能忍得住不去。
“陛下,我忍不住,这酒如今都已经少喝了,若是不让走去找周乾,那可是要了我命了。”蓝玉心痒痒,他这人脾气也燥。
“那你今后去看看允熥,也是你外甥孙吧。”朱元璋挥手,示意自己要忙了。蓝玉弓身退出乾清宫。
蓝玉气个半死,朱允熥和朱雄英是一个人吗,他真想问问朱元璋,你家朱标和你家朱棣是一人吗。
他不敢,怕被打,怕自己这个当舅老爷的给那孩子抹黑,毕竟现在还没有回宫。
走出宫门,碰见了定远候,王弼。
“将军!去我府上畅饮?鹤庆候和辅定候也在。”王弼走过来恭敬道。
王弼对蓝玉很恭敬,而且一直关系很好。
蓝玉摇头道:“改日再喝,今日我有事情。”
王弼奇怪道:“将军,近日不见将军的身影,也不见你喝酒,如今变得安定了很多。”
“走了,我有事。”蓝玉昂首挺胸大步离开,背着身子对王弼挥了挥手。
到皇庄时,周乾正在皇庄新试验田记录青菜生长,见到蓝玉过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迎上前去。
蓝玉笑道:“你小子可让我一顿好找,我今日可是专门推了定远候的酒碗来寻你的。”
“定远候?”周乾笑了笑,这个定远候他了解。
捕鱼儿海之战,蓝玉消灭了蒙古残余势力主力,损伤蒙古元气。
蓝玉是主帅,王弼是副帅。
王弼早期是朱元璋的降将,原本是个土匪,后来攻打张士诚,他立了很大的功劳。
数次跟着徐达远征北伐,辅佐蓝玉杀敌攻元,两人是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兄弟。
但因为蓝玉是朱标的妻舅,朱元璋有意栽培蓝玉,并且提拔,对于王弼这个人才,自然是知道,只是后来还是牵扯进了蓝玉案。
王弼也是人才,但当时朱标已经早逝,朱元璋怕朱允炆控制不住这些武将大臣,不得不除掉此人。
但蓝玉案里,王弼是唯一一个没有祸及家人的。
只因为王弼在入狱时,朱元璋念他功劳很大,又早年跟随自己,所以见了他一面,问他有何话说。
王弼答:一生辅君王,虽死无悔。
九个字,朱元璋并没有对他的家人问罪。
周乾心里复杂,大明洪武年间除了胡惟庸真的该死,和一些欺负百姓的武将该罚之外,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朱允炆做了冤死鬼。
如果朱标没死,或者朱允炆没当皇帝,蓝玉会成为朱标的辅佐大臣。
看到周乾发呆,蓝玉道:“你小子在想什么?”
周乾摇头,“没什么。”
蓝玉一本正经撒谎道:“今日听狄公子说了你的一些想法,我特意过来问问。”
周乾第一反应是,他和狄叔说假如他做了皇帝,要废殉葬,要开海,练水师,创办民刊月册之类的话。
难不成狄叔告诉蓝玉了。
完了,完了,狄叔这下子可把自己害惨了。
蓝玉是谁啊,那可是太子朱标的妻舅,这家伙不是害自己吗,早知道就不乱说了。
谁知蓝玉补充道:“狄公子说你是个可造之材,或许可以为朝廷效力,特意像我举荐你。”
“噢?”周乾疑惑。
“是你告诉狄公子,创民刊月册这类书籍有利于民风教化,如果编纂出来对大明有益处。”蓝玉说道。
周乾发现自己担心多余了,狄叔根本没提那个假如是皇帝,会怎样的话。
“是这样,我认为故元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优点,便是鼓励民间的工匠手艺人。”
“奇技淫巧?”蓝玉下意识的给了定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就是这样,只要和读书无关系的东西都被看做没有用,不务正业。
“国公爷,我说的民刊月册是指每月都为百姓科普一些知识,用来教百姓做事。
比如最基本的解毒风寒,以及农耕上的问题,还有便是一些手工艺品的创造,制作简单的肥料,培育高产的种子等。”
见蓝玉认真听。
周乾也就细心讲。
民刊月册,每月发行一次。
一,农事篇,提高播种出芽,防止虫害灾害,简易制作肥料,新的农具一类,等有关百姓农户的事,茶,果树以及蔬菜,鸡鸭鹅养殖经验。
鸡鸭粪便等,草灰一类做成简易肥料,这些百姓基本知道,只是需要一些比例提醒。
二,关于经商这些,写一些防止百姓被骗的问题,银钱辨别,抵制私钱,抵制赌坊一类。
三,大明军士篇,多记载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情,以及将士奋勇杀敌,让百姓知道,巩固将士的地位。
四,鼓励各行匠户,手工业和纺织,刺绣一类,让百姓从奇技淫巧的思想中出来,种下科技的种子。
五,百姓愿意分享经验的,经验有用效果好的,大明衙门给足奖励。
每本民刊月册,只收取十文。
由各地秀才,举人等,每月按时为不识字的百姓讲解。朝廷会给秀才和举人进行政绩加分,科举时可以作为品德考核,把读书识字的人发挥到最大的用处。
蓝玉找了纸,让周乾把这些思路都写下来。
“百姓大多不识字,因此各地秀才举人要多多用起来,这样可以走进百姓之中,接触百姓。
朝廷民刊月册到达各地有一定的时间差,可以在每个府设里书坊,朝廷在月中统一发放样书,由他们自己印制出来,由卫所人员负责分发督促县以下的地方学习。”
慢慢的给百姓灌输新东西,往后再接触新事物,不至于会抗拒。
蓝玉笑着弹了弹周乾脑袋:“如此法子,大明唯你一人。”
周乾道:“天不生我周奇人,大明万古如长夜。”
“是否还有遗漏之话?”蓝玉粗中有细,怕周乾遗漏。
“没有了,不过我在皇庄新建了个组织,叫农学社,是皇庄里有经验的菜农和司农寺的官员组织起来的。”
周乾知道蓝玉来的目的。
狄子彪认识蓝玉,想把他推荐给蓝玉。
蓝玉肯定能见到朱皇帝,朱皇帝是个真心为百姓好的人,所以他对百姓农事来说,肯定很关心。
周乾无非是希望皇庄里的实验田多给他们几块,用来研究菜之类。
他穿越过来,什么都没有。
种植红薯玉米一类还是算了。
大明百姓,从开国起,没有玉米红薯的日子也照样过下来了。
大明后期有了红薯,天启崇祯年间该饿死的人还是饿死,该来的事情一个也没少。
还不如重点研究下小麦,蔬菜,稻谷这些东西。
稻田鱼这些也可以推广尝试。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前朝有关农事的东西,来好好的利用研究。
周乾把这些想法跟蓝玉说时,都是转化成他能听懂的话来说,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科学术语。
看到蓝玉听的有些呆愣,周乾提醒道:“这些绝对是有用的,国公爷可看到不远处的荷塘,便是我的。”
成果拿出来,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
临走时,周乾想问蓝玉关于太子身体的事情,他纯粹好奇。
但是想了想,他和蓝玉的关系并不是生死之交,问太子的话,容易触犯被杀头,便忍住好奇。
…………
“农学社?让百姓吃饱饭,咱这个大孙真是让咱越来越喜欢,他也是个心念百姓的。”
朱元璋放下奏疏,把蓝玉交上来的东西一条条看了看,道:“你这字迹还不如咱大孙写的好。”
蓝玉低着头,没有反驳。
随后朱元璋决定道:“咱办一本类似大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此事就做下去。”
蓝玉提醒道:“周乾说,农事部分该让司农寺来写,关于治病,防治瘟疫一类,由御医来写…………各类聚集,再交由翰林院誊抄样本。”
“如此考虑周全的东西,好事,这件事咱会让人去做。”朱元璋惊讶,随后便立刻拟旨,亲自挑选可靠官员,让内侍送达命令。
蓝玉有些疑惑:“陛下,此事要不要明日早朝商议?”
“不用商议,这种事是好事,咱直接做主了,谁不愿意,直接上奏疏告诉咱,不过咱决定的事,无人可动摇。”
朱元璋斩钉截铁:“此事绝对是好事,谁有不满,咱砍了他。”
蓝玉看见朱元璋这气势,心里不由得钦佩,陛下到底是陛下,做事也如此果断。
原本还想着去看周乾,但朱元璋决定暂时不去了,他要在六月时,印制大明民刊月册。
朱元璋并没有去否定周乾提出的建议,因为这种建议在他看来,便是好事情。
他最看重的事,是大明百姓能够吃饱饭。
毕竟他也是贫寒饥饿过的,懂得饿到肠子肝脏痛的感受。
蓝玉也清楚,只要陛下亲自下令监督的事情,绝对会最快,就像百姓皆知的大诰一样。
所以他放心。
也更认为,民刊月册将是大明第二个人尽皆知的东西。
因为,当今圣上有这个能力!
随后朱元璋和蓝玉提了关于大明水师的看法,以及提了几句摊丁入亩士绅纳粮的事。
蓝玉回去时,天已经黑下来。
“陛下,我忍不住,这酒如今都已经少喝了,若是不让走去找周乾,那可是要了我命了。”蓝玉心痒痒,他这人脾气也燥。
“那你今后去看看允熥,也是你外甥孙吧。”朱元璋挥手,示意自己要忙了。蓝玉弓身退出乾清宫。
蓝玉气个半死,朱允熥和朱雄英是一个人吗,他真想问问朱元璋,你家朱标和你家朱棣是一人吗。
他不敢,怕被打,怕自己这个当舅老爷的给那孩子抹黑,毕竟现在还没有回宫。
走出宫门,碰见了定远候,王弼。
“将军!去我府上畅饮?鹤庆候和辅定候也在。”王弼走过来恭敬道。
王弼对蓝玉很恭敬,而且一直关系很好。
蓝玉摇头道:“改日再喝,今日我有事情。”
王弼奇怪道:“将军,近日不见将军的身影,也不见你喝酒,如今变得安定了很多。”
“走了,我有事。”蓝玉昂首挺胸大步离开,背着身子对王弼挥了挥手。
到皇庄时,周乾正在皇庄新试验田记录青菜生长,见到蓝玉过来,立刻放下手中的事,迎上前去。
蓝玉笑道:“你小子可让我一顿好找,我今日可是专门推了定远候的酒碗来寻你的。”
“定远候?”周乾笑了笑,这个定远候他了解。
捕鱼儿海之战,蓝玉消灭了蒙古残余势力主力,损伤蒙古元气。
蓝玉是主帅,王弼是副帅。
王弼早期是朱元璋的降将,原本是个土匪,后来攻打张士诚,他立了很大的功劳。
数次跟着徐达远征北伐,辅佐蓝玉杀敌攻元,两人是一个战壕里滚出来的兄弟。
但因为蓝玉是朱标的妻舅,朱元璋有意栽培蓝玉,并且提拔,对于王弼这个人才,自然是知道,只是后来还是牵扯进了蓝玉案。
王弼也是人才,但当时朱标已经早逝,朱元璋怕朱允炆控制不住这些武将大臣,不得不除掉此人。
但蓝玉案里,王弼是唯一一个没有祸及家人的。
只因为王弼在入狱时,朱元璋念他功劳很大,又早年跟随自己,所以见了他一面,问他有何话说。
王弼答:一生辅君王,虽死无悔。
九个字,朱元璋并没有对他的家人问罪。
周乾心里复杂,大明洪武年间除了胡惟庸真的该死,和一些欺负百姓的武将该罚之外,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朱允炆做了冤死鬼。
如果朱标没死,或者朱允炆没当皇帝,蓝玉会成为朱标的辅佐大臣。
看到周乾发呆,蓝玉道:“你小子在想什么?”
周乾摇头,“没什么。”
蓝玉一本正经撒谎道:“今日听狄公子说了你的一些想法,我特意过来问问。”
周乾第一反应是,他和狄叔说假如他做了皇帝,要废殉葬,要开海,练水师,创办民刊月册之类的话。
难不成狄叔告诉蓝玉了。
完了,完了,狄叔这下子可把自己害惨了。
蓝玉是谁啊,那可是太子朱标的妻舅,这家伙不是害自己吗,早知道就不乱说了。
谁知蓝玉补充道:“狄公子说你是个可造之材,或许可以为朝廷效力,特意像我举荐你。”
“噢?”周乾疑惑。
“是你告诉狄公子,创民刊月册这类书籍有利于民风教化,如果编纂出来对大明有益处。”蓝玉说道。
周乾发现自己担心多余了,狄叔根本没提那个假如是皇帝,会怎样的话。
“是这样,我认为故元有一些可以学习的优点,便是鼓励民间的工匠手艺人。”
“奇技淫巧?”蓝玉下意识的给了定义。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就是这样,只要和读书无关系的东西都被看做没有用,不务正业。
“国公爷,我说的民刊月册是指每月都为百姓科普一些知识,用来教百姓做事。
比如最基本的解毒风寒,以及农耕上的问题,还有便是一些手工艺品的创造,制作简单的肥料,培育高产的种子等。”
见蓝玉认真听。
周乾也就细心讲。
民刊月册,每月发行一次。
一,农事篇,提高播种出芽,防止虫害灾害,简易制作肥料,新的农具一类,等有关百姓农户的事,茶,果树以及蔬菜,鸡鸭鹅养殖经验。
鸡鸭粪便等,草灰一类做成简易肥料,这些百姓基本知道,只是需要一些比例提醒。
二,关于经商这些,写一些防止百姓被骗的问题,银钱辨别,抵制私钱,抵制赌坊一类。
三,大明军士篇,多记载一些让人感动的事情,以及将士奋勇杀敌,让百姓知道,巩固将士的地位。
四,鼓励各行匠户,手工业和纺织,刺绣一类,让百姓从奇技淫巧的思想中出来,种下科技的种子。
五,百姓愿意分享经验的,经验有用效果好的,大明衙门给足奖励。
每本民刊月册,只收取十文。
由各地秀才,举人等,每月按时为不识字的百姓讲解。朝廷会给秀才和举人进行政绩加分,科举时可以作为品德考核,把读书识字的人发挥到最大的用处。
蓝玉找了纸,让周乾把这些思路都写下来。
“百姓大多不识字,因此各地秀才举人要多多用起来,这样可以走进百姓之中,接触百姓。
朝廷民刊月册到达各地有一定的时间差,可以在每个府设里书坊,朝廷在月中统一发放样书,由他们自己印制出来,由卫所人员负责分发督促县以下的地方学习。”
慢慢的给百姓灌输新东西,往后再接触新事物,不至于会抗拒。
蓝玉笑着弹了弹周乾脑袋:“如此法子,大明唯你一人。”
周乾道:“天不生我周奇人,大明万古如长夜。”
“是否还有遗漏之话?”蓝玉粗中有细,怕周乾遗漏。
“没有了,不过我在皇庄新建了个组织,叫农学社,是皇庄里有经验的菜农和司农寺的官员组织起来的。”
周乾知道蓝玉来的目的。
狄子彪认识蓝玉,想把他推荐给蓝玉。
蓝玉肯定能见到朱皇帝,朱皇帝是个真心为百姓好的人,所以他对百姓农事来说,肯定很关心。
周乾无非是希望皇庄里的实验田多给他们几块,用来研究菜之类。
他穿越过来,什么都没有。
种植红薯玉米一类还是算了。
大明百姓,从开国起,没有玉米红薯的日子也照样过下来了。
大明后期有了红薯,天启崇祯年间该饿死的人还是饿死,该来的事情一个也没少。
还不如重点研究下小麦,蔬菜,稻谷这些东西。
稻田鱼这些也可以推广尝试。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前朝有关农事的东西,来好好的利用研究。
周乾把这些想法跟蓝玉说时,都是转化成他能听懂的话来说,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科学术语。
看到蓝玉听的有些呆愣,周乾提醒道:“这些绝对是有用的,国公爷可看到不远处的荷塘,便是我的。”
成果拿出来,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东西。
临走时,周乾想问蓝玉关于太子身体的事情,他纯粹好奇。
但是想了想,他和蓝玉的关系并不是生死之交,问太子的话,容易触犯被杀头,便忍住好奇。
…………
“农学社?让百姓吃饱饭,咱这个大孙真是让咱越来越喜欢,他也是个心念百姓的。”
朱元璋放下奏疏,把蓝玉交上来的东西一条条看了看,道:“你这字迹还不如咱大孙写的好。”
蓝玉低着头,没有反驳。
随后朱元璋决定道:“咱办一本类似大诰的东西,还是可以的,此事就做下去。”
蓝玉提醒道:“周乾说,农事部分该让司农寺来写,关于治病,防治瘟疫一类,由御医来写…………各类聚集,再交由翰林院誊抄样本。”
“如此考虑周全的东西,好事,这件事咱会让人去做。”朱元璋惊讶,随后便立刻拟旨,亲自挑选可靠官员,让内侍送达命令。
蓝玉有些疑惑:“陛下,此事要不要明日早朝商议?”
“不用商议,这种事是好事,咱直接做主了,谁不愿意,直接上奏疏告诉咱,不过咱决定的事,无人可动摇。”
朱元璋斩钉截铁:“此事绝对是好事,谁有不满,咱砍了他。”
蓝玉看见朱元璋这气势,心里不由得钦佩,陛下到底是陛下,做事也如此果断。
原本还想着去看周乾,但朱元璋决定暂时不去了,他要在六月时,印制大明民刊月册。
朱元璋并没有去否定周乾提出的建议,因为这种建议在他看来,便是好事情。
他最看重的事,是大明百姓能够吃饱饭。
毕竟他也是贫寒饥饿过的,懂得饿到肠子肝脏痛的感受。
蓝玉也清楚,只要陛下亲自下令监督的事情,绝对会最快,就像百姓皆知的大诰一样。
所以他放心。
也更认为,民刊月册将是大明第二个人尽皆知的东西。
因为,当今圣上有这个能力!
随后朱元璋和蓝玉提了关于大明水师的看法,以及提了几句摊丁入亩士绅纳粮的事。
蓝玉回去时,天已经黑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