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7章 曹魏国运

作品: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作者:张国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5-02 21:5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11txs.com)

与曹操的格局相比,曹丕实在相去甚远。继位之前发生的琐屑小摩擦,曹丕却在继位后用帝王的权力来实施报复,其格局可见一斑。

曹魏政权,从曹丕到曹叡,片面接受东汉末年的教训,把权力集中于秘书,依靠秘书治国,导致了大权旁落,江山不保。在集权时代,领袖人物的才能和智慧,对国家安全和治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曹丕称帝

延康元年(220)年初,曹操在洛阳逝世,世子曹丕继位,不久汉献帝禅让,曹氏取代东汉,建立大魏政权,史称曹魏,标志着三国历史纪年的真正开始。三年以后,刘备称帝,旋即去世,孙权大约在这些魏蜀元老去世后,又统治了东吴三十年。我们知道,最后三国是统一于西晋的,为什么最强大的曹魏没有统一三国,最终是西晋完成了这项伟业呢?下面我们来讲讲曹魏的国运。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的长子,据说曾与弟弟曹植争夺过太子之位,《资治通鉴》也这么记载。所谓《七步诗》就是讲他们兄弟争权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他不光跟兄弟争权位,而且还争老婆。当初曹操打败袁绍之时,对于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甄洛这个美女,据说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都感兴趣。最后曹丕先得手。还有传说,甄妃死后,曹丕曾把甄妃的玉镂金带枕送给曹植,他看出曹植的《洛神赋》就是为甄妃写的。

曹丕这个人,很有文学天才,一篇《典论·论文》流传千古,但跟他父亲比,格局却是差了许多。曹丕继位以后,报复心很强,过去得罪过他的人,不管曾经有多大功劳,他一定要想办法置之于死地。

《资治通鉴》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

先举一个冤杀鲍勋的例子。鲍勋是曹操的莫逆之交鲍信的儿子。这个鲍信可是有名了,在初平元年(190)年初,当关东各军在袁绍的旗下联合起来讨伐董卓的时候,鲍信也参与了,当时他最看好的就是曹操,向着曹操。可是,力主追击董卓的曹操,部下五千人马被董卓部将打散了。加上关东军内部不睦,董卓西逃长安(现西安),关东军也作鸟兽散,各人各抢地盘去了。转年,曹操在袁绍的支持下出任东郡(今河南濮阳)太守,其实手下没有什么实力。

曹操的转机出现在初平三年(192),鲍信当时在山东,协调各方关系,征得各方同意,请曹操去出任兖州牧,因为兖州刺史刘岱在与黄巾军的征战中战死,曹操有了自己独立的地盘。他到了山东以后,就有了一个发展基础。荀彧也是头一年离开袁绍跟随曹操走的。

当时兖州最大的威胁是黄巾军遗部,青州的黑山军。在跟黑山军斗争当中,鲍信不幸战死。曹操后来搞定了黑山军,从此他就有了自己发展的军队基础,从中选的精兵也有三十万。所以说,鲍信真正是跟曹操患难与共,既是知己又是功臣。那么作为这样一位功臣之后的鲍勋,是怎么得罪了曹丕,犯了什么重大罪过,而被杀害的呢?

曹丕当太子的时候,他的小舅子,就是他的正妻郭夫人的弟弟犯事了,正好鲍勋是管司法的,受命处理这个案子。曹丕为妻舅求情,鲍勋还是依法办事,没给太子这个面子,曹丕怀恨在心,这是缘由。

曹丕继位后,鲍勋多次直言极谏,史书上讲“帝益忿之”,更加气愤了。本来就结下了梁子,我当太子的时候不给我面子,现在我当皇帝你又说三道四。曹丕心里很不爽。

鲍勋讲真话,提意见,其实如果曹丕是个英明的君王的话,他应该对鲍勋的正直大加褒奖才对:鲍勋是个正直大臣,并不由于你是太子而枉法,也不由于你当皇帝就阿谀奉承。有明君才有诤臣,可是曹丕根本没有这个心胸,只是更加痛恨鲍勋。

那找个什么借口呢?曹丕在征讨东吴的时候,没有任何斩获,回军途中驻扎在陈留(今开封附近)。陈留太守孙邕来见皇帝,见过皇帝后顺道去看看老朋友鲍勋。军队驻扎要立营垒的,这是最基本的治军的路数,不能松松散散就住下来,得有营垒,比如帐篷、壕沟等才够安全,便于埋锅造饭,防止敌人的偷袭。但是当时营垒还没有正式做成,只插了一个界标,诸如这个地方是大道,这个地方是营垒,那个地方挖壕沟,就是地上画了点什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个孙邕抄小道,他斜着走,穿过了地上画的营垒范围。军中有管司法的,就要调查他,报告到鲍勋这里,鲍勋打圆场说,这个沟壑营垒还没挖成,就是做了一个记号,你就不要弹劾了。这个事情让曹丕知道了,勃然大怒,下令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廷尉说判刑五年,另外也有审核此案的官员提出异议,说这种情况只能罚款,按法律的规定,要罚金二斤。曹丕大怒,犯这种罪还能活?你们公然放纵他!把这些说情的监察官,交给廷尉处置,说他们徇私枉法,审判后把几个人都一个坑埋了。

这件事做得太过分了!一个当地长官,因不不熟悉情况,走路时无意误入了地面上营垒的印记,鲍勋只是说了一句不值得法办的话,居然就被判死刑。所以当时的高官,包括钟繇、华歆、陈群、辛毘、高柔,纷纷上疏说请看他父亲面上给鲍勋宽恕,但曹丕不许。廷尉高柔,拒绝服从诏书,曹丕很生气,把高柔调开以后,直接派人到廷尉府,不经完整的司法程序就把鲍勋杀了。

这个小心眼的曹丕,由于他当太子的时候,他的小舅子犯罪,鲍勋执法严格,他怀恨在心,就借这点小事就把人给杀掉了。

下面再谈第二件事,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有个大将叫曹洪,差点被杀死了,最后幸运没死,被双开了。他又是怎么得罪曹丕的呢?

曹洪这个人很有钱,史称家富而性吝啬。曹丕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有时手头拮据,曾经向曹洪借钱,借大概一百匹绢这么多钱。那时候绢是可以当钱用的,史书讲曹丕“不称意”,也许是利息太高了,也许借的时候态度不好,反正“不称意”,曹丕就恨他。我们知道曹洪除了《三国演义》中讲的那些战功外,曹洪功劳最大的是,救过曹操的命。初平元年(190)年初,关东联军讨董卓,曹操带着五千人去追董卓,在汴水附近,被董卓的军队打败,曹操也负了伤,丢了坐骑。曹洪对曹操讲,曹家可以没有曹洪,不能没有你曹操,于是把他的马让给曹操,催促曹操赶紧骑马逃走。曹操曾说:如果不是曹洪把他的战马让给我,此刻我已经命丧吕布戟下了。

曹操有两次由于别人给他马得以逃命,这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后来收编张绣的时候,因为他跟张绣的婶子私通,张绣觉得受侮辱了,非常生气,本来已归附曹操,突然又向曹操发起进攻。当时典韦在门口守卫,就在这次突袭当中死于乱军。由于典韦争取到时间,曹操才有可能穿着衣服逃跑。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把马给了他,自己却死在这次变乱当中。

由于太子曹丕向曹洪借钱借的不如意,怀恨在心。等到继位以后,处处找曹洪的麻烦,最后找到曹洪的家人犯法,下狱当死。舍客犯法,曹丕居然让曹洪去死,群臣都为之求情,说曹洪是老勋臣,立了多少功,不能就这点小事就判处死刑,可曹丕不听,坚决要处曹洪死刑。

最后是曹丕的妈妈气不过,她责怒曹丕说,梁、沛之间,非子廉(子廉是曹洪的字)哪有今天?但是曹丕听老婆郭皇后郭女王的。“女王”是郭皇后的名字。曹丕的妈妈跟郭女王说:曹洪今天死,我明天就让皇帝把你给废了。看来这个事跟郭皇后有关系。婆婆这么说,这郭皇后就哭着跟丈夫求情。于是杀曹洪之事才算了,乃得免官,削爵土。曹洪保住一命,但免官削爵,被双开了。

这两件事都是生活当中的小事,可是曹丕却利用自己帝王的权力来报复,他的格局可见一斑,这点比他父亲差远了。

二格局有别

与曹操的大格局相比,曹丕的小心眼注定了他格局不会太大。

其实曹操格局也是有个变化的过程。

曹操当初在兖州的时候想把父亲曹嵩接来,结果其父在来的路上被杀了。到底是盗贼由于贪财把他杀了,还是陶谦为了谋财害命杀的,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曹操的父亲曹嵩应该是有很多钱,据说有几十车财物。他本来是个部级干部,跟他那个当宦官的养父曹腾还有关系,花了钱买了一个太尉,最后死于非命。

曹操大怒,他去征讨徐州,打下来以后大肆屠杀,鸡犬不留,他拿下徐州的政治目的可能有的,但是他为父亲报仇不顾一切也是真的,所以他鸡犬不留,不像当个天子、王者之师的样子,所以激起了兖州的叛乱,兖州当时守官陈宫他们就背叛了,给曹操沉重的打击。

其实这就是曹操当时私人感情跟整体利益产生矛盾,他当时还没有更大的格局,冲动之下意气用事,所以差一点把根据地都丢了。后来顶住危局,把吕布打败了。

到建安元年(196),他迎汉献帝。这时候曹操有一个明显的改变,他以治国平天下自居,对未来有更高的期待了。张绣之变时曹操落荒而逃,他儿子把马让给他,结果儿子和大将典韦都死了。但在官渡之战之前,当贾诩劝张绣投奔他的时候,曹操居然放弃前嫌,接受了张绣的投降,还跟他做了儿女亲家。

曹操这时候,已经把私人的恩怨都放在一边了,为大事者不计小怨。志在天下者不会计较个人的恩怨。

兖州之变中背叛过曹操的很多人,曹操都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宽待,就是他要争取最大的可能性,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官渡之战之后,他发现在袁绍军营里有很多他手下人给袁绍写的效忠信,他看也不看,当场烧毁,说袁绍强大的时候,我都保不住命在何方,何况他人呢?别人有一点留后路的想法,不要计较。

所以从曹操的这个格局作对此,彰显出他儿子曹丕这方面心眼儿太小。

曹丕的心胸问题,还不是最典型的,在接班人的选择上,他也有问题。曹丕从登基到去世(220-226),一直没有立太子。他不是没有儿子,只是他那个宠爱的郭皇后没儿子,而当初他即位以后被无缘无故处死的甄妃是有儿子的,这个儿子叫曹叡,《资治通鉴》这样讲,曹丕让郭皇后抚养平原王曹叡做养子。古代凡是一个人家,这个正宫或者是正妻没有孩子,就在她丈夫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里边找一个,做自己的嫡嗣养子。但是因为甄夫人是非正常死亡的,所以他没有立曹叡为嗣,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存在。

但是曹叡这个人侍奉母后非常谨慎,关系处理得不错。据说有一次,曹叡跟曹丕一块去打猎,看见母子两只鹿,曹丕一箭把这个母鹿射死了,向儿子说你快射那个小鹿,没想到曹叡哭了,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再杀其子。曹丕当下放下弓矢,恻然。这是不是表示曹丕对甄妃之死有点歉疚呢?

曹丕才四十多岁就病得很重,这时候他才匆忙立曹叡为太子,曹真、陈群、司马懿受遗诏辅政。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么评论曹丕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如果再加上大度一点,公平一点,志向高远一点,胸怀广博一点,那么他离古代的贤主就不远了。

三曹魏之弊

曹丕对自家人防范很深。这种防范,如果与总结历史成败得失结合在一起,就会显得特别的理直气壮。

东汉怎么亡国的呢?第一,外戚宦官专权,曹丕针对性的措施是从此以后宦官官级不得超过署,署就是相当我们今天司局的干部。群臣不得向太后奏请事情,就说太后不能干政。后族外戚之家不能辅政,而且也不得受分封。

第二,地方割据问题。东汉虽然没有同姓藩王的问题,但是汉末那些地方州牧的权力很大,导致东汉中央朝廷不振,所以曹丕做了一些制度上的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是吸取东汉亡国的教训。

曹魏政权如此短促,就被司马政权取代了。那么,曹魏是如何灭亡的呢?

我前面讲了,曹丕为了革除东汉政治弊端,巩固中央皇权,第一限制后党外戚的权力,第二限制内廷宦官的权力,第三限定藩王的权力,曹家子弟得不到分封,限制他的政治和军事权力。但是皇帝不能独自掌大权,必然要辅弼之臣来襄助他,那他的辅弼之臣是谁呢?

《资治通鉴》在这里给我们做了一个交代。当初曹操担任魏国公的时候,他不信任宦官,不信任外戚,也不信任家里的兄弟子侄辈,他信任谁呢?信任秘书,这个秘书就是刘放、孙资,他的职位就是秘书郎。咱们今天讲领导的秘书就从这来的,当然秘书这个词早就有。

为什么用秘书?第一,曹操的第一谋臣荀彧,是反对曹操称魏公的,为此荀彧郁郁而死,他认为我荀彧辅佐曹操是辅佐汉室,认为曹操不该有野心。荀彧在这方面有点不通世故。第二,司马懿不贴心,司马懿当初跟曹操的时候,他就对曹操看不上,装病不出,在曹操执政期间,司马懿出的主意不多。后来曹操死了,司马懿能辅政,就是因为他在曹植跟曹丕争位的时候,是站在曹丕一边的。

这辈老人不贴心,曹家的人又限制使用,那么刘放、孙资,就成了参与曹操决策的腹心幕僚。曹操死了以后,曹丕继位,他就把秘书改为中书,这个中书就是后世隋唐时代中书省的前身。刘放和孙资,一个任中书监,一个任中书令,专掌机密。什么叫机密呢?内廷决定的大事,外面发布给丞相,让他去执行,在执行之前,商量如何操作,这是机密。比如说重大官员的任命,重大军事行动,重大经济财政决策,这都是先与皇帝商量,各种方案商量好了,然后才去告诉宰相,才去实施,所以这个时候,中书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这跟曹操那时候不一样,幕僚是魏国公的秘书,是私人安排,现在的中书是朝廷命官,是体制性安排中书监和中书令,是国家制度里面的一部分。

曹丕在位六年后去世了,长子曹叡继位,就是魏明帝。刘放、孙资,依然是内廷决策的关键人物。《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帝亲览万机,数兴军旅,多次发兵打仗,腹心之任,皆委之于二人,每有大事,朝臣会议,常由他们来定其是非,择而行之。就是说,他们是曹叡的高参,重要的事情,都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商量,由他们来决定。

我们就发现,皇帝身边有两种辅臣:一种是将相大臣,陈群、司马懿、曹真等这些大臣;一种就是秘书班子,孙资、刘放,当时职务就是中书令、中书监。其实后来,就是秘书们变成了唯一有权的人了。外戚没权,宗室没有权,大臣不掌机密之权,掌机密就是皇帝身边的秘书班子。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是常见的,汉武帝以后尤其常见。

对于这样一个权力结构,当时另外一个大臣蒋济就上书皇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讲了一番道理:第一,大臣不能侵犯皇权,但是近臣也不能垄断信息来源,否则就障蔽君王的判断力;第二,这些人天天在皇帝身边,他们的聪明、正直、深谋远虑未必超过大臣,但是他们更善于谄媚逢迎,便辟取合,会影响皇帝的决策;第三,现在外面都说中书大权在握,即使他们谦恭谨慎,只要有这个名声在外,他们参与重大决策,那么就有人走他的门路,这样的话,如果稍有不注意的话,臧否毁誉,他们就有机会上下其手,功过赏罚,他们就随便操纵,正直的人不用,阿谀奉承者夤缘而上,因为受到信任而窃威弄权,所以需要皇帝注意。这些话都是直指刘放和孙资的。

我把蒋济这话拿到这来讲有两个用意。第一,这个道理很对,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的。一个老总如果不重用左右的副总,却把公司重大事务决策托付给身边的司机、秘书等,或者是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甚至保姆都会左右他,那么这个公司就没法运行了。第二,这件事还真对曹魏的政治起了关键作用。

尽管蒋济明确地表示,希望明帝能够采纳自己的意见,改变目前的过度依赖近臣的做法,但是明帝不听。

蒋济说,仁明之君必然要把政事交付给一些大臣,如果这些人不像周公旦那么忠诚、管夷吾那么公正,可能他就会弄机败官;虽然找不到周公、管仲这种至公至忠之人,但品行可治理好一个州,智慧可以当好一个官,忠诚事上的人还是多的是了,君主何必就把国事委托给这么一两个近臣呢。

《资治通鉴》上记载,明帝不听蒋济劝告。而蒋济提出的这两点——第一不要光依靠刘放、孙资之类的亲信,要广泛用各种各样的大臣;第二不要让我朝有这些小吏专权,直指中书——已经告诉我们,刘放、孙资这样的人,其实完全依附于帝王而生存。皇帝的信任在,他们权力在,皇帝的信任一朝不在,甚至皇帝本人去世后,他们可能就有生命的危险。

四明帝托孤

景初三年(239),魏明帝病危,年仅三十六岁。从公元226年到239年,魏明帝在位共十三年。但是他没有儿子,所以他也没立太子。

明帝病危,刘放、孙资感觉到危险,大臣们看到了权力重组的机会。蒋济都跟皇帝说得这么明白了,这个秘书班子能没有危机吗?魏明帝跟叔父燕王曹宇的关系不错,于是,任命曹宇为大将军。我们知道,大将军从西汉以来就是内朝的领袖,外面是丞相,内是大将军。夏侯献,也是曹操的族人,任领军将军。还有曹爽,曹爽是曹真的儿子;还有曹肇,曹休的儿子;曹真、曹休,都是曹操那时候的大将。他们这几个人共同辅政。夏侯献、曹肇,言行有点不稳重。有一次,他们看见一只鸡飞到树上去了,就指桑骂槐地说,看你在树上还能待几天!鸡就是在地下跑嘛,怎么就飞到树上去了?他们的意思是说,你刘放、孙资还能风光几天,等皇帝没了,看我们怎么收拾你们。

刘、孙二人听了这些背后议论,感到危险了。他们怕如果这些人出来辅政,自己不得善终。所以他们要趁曹叡病重,促使他换掉原先拟定的辅政大臣,不要用这些人辅政。

夏侯献、曹肇就算辅政了,也未必行。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胸无城府,言谈随意,都是粗疏之人。事儿还没办,就把话说出来了。在政治权力斗争当中,你还没出手,就先把想搞掉对方的这个意图暴露出来,不是在提醒对方先下手吗?

曹宇这个人,史书是这样讲的,性恭良俭让,陈诚固辞,他不想做第一辅政,他觉得这个他做不了。明帝跟刘放、孙资商量,说为什么燕王这么坚决地推辞辅政之任呢?这俩人说,燕王有自知之明,知道他不堪大任,所以他不干。那谁行呢?当时正好曹爽在旁边,他们推荐曹爽可以。皇帝说,曹爽你行吗?曹爽吓得流汗不敢说话。刘放踩着他的脚,教他说:“臣以死奉社稷。”这个曹爽,从他当场这个表现看,就不怎么样。于是,刘放和孙资说,可以让司马懿给曹爽做帮手,一起辅政。

《资治通鉴》没讲司马懿是不是从中做了工作,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司马懿一定是做了刘放、孙资的工作了。我们知道司马懿是老臣,在曹操时期就有他,然后在曹丕时期、曹叡时期,三朝元老。刘放、孙资也是三朝元老。因此说,刘放、孙资把曹爽和司马懿推出来辅政,不光是要排挤掉那些对他们不利的人,而且也因为司马懿长期对二人做了工作。

皇帝于是采纳了刘放、孙资之言,欲用曹爽、司马懿共同辅政。过了一会儿,魏明帝又改变主意了,他说,曹爽、司马懿辅政的命令先不要下发。似乎显示出皇帝对这个决定不放心。刘放、孙资又进去说服曹叡,皇帝就又依从了他们。刘放说不行,光口头说不行,你得签字,写个手诏,皇帝说,我没有办法写字,刘放就爬到床上去,拿着曹叡的手,写了诏书,签上字。然后走出御所,大声说,有诏请燕王曹宇等回家去,不要留在宫中了。后来这些人就都流着泪,悻悻然出去了。

魏明帝好像没有完全糊涂,虽然依了刘、孙,托孤曹爽,但是觉得曹爽太弱了,就增派了能力比较强的孙礼,当时他的职位是尚书,担任大将军长史,就是曹爽的秘书长。我们看得出来,托孤大事,刘放、孙资在从中弄权。

辅政之臣确定了,赶紧诏回司马懿。此前司马懿平定辽东之后,燕王曹宇建议皇帝,让他直接到关中去,去西边对付蜀汉的姜维,不必回京。现在的诏书却说,你赶紧到洛阳来,到朝廷来,我屏息待卿至,来了以后直接进宫见驾,无须通报。三日之间,诏书五至,看来皇帝真的不行了。

司马懿看到前后诏书变化如此之大,就知道洛阳有变,快马加鞭进京。这已经是239年的正月了。明帝拉着他手说,我把后事交给你,请你跟曹爽辅佐少子,我是屏着这口气等你来呀,现在你来了,再没有遗憾了。然后,明帝指着八岁的齐王曹芳说:就是这个孩子,你看清楚了,别看错了。明帝还让司马懿把曹芳抱起来,这孩子抱着司马懿的脖子。当下,即立齐王为皇太子。

曹魏政权,从曹丕到曹叡,在国家政治制度建设方面,没有什么有力的巩固政权的措施,依赖两个秘书治国。秘书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为了一己之私,等于是胁迫皇帝,改变了托孤大臣。

史书上是这么评价明帝为人的。明敏,就是反应很快,聪明,看事看得很明白,任心而行,有什么想法他就会去做,他不搞虚的一套,所以大家都佩服他还是有大略的。而且记性特别好,左右的小官,只要一经耳目听过见过,这么一次两次,他的履历,他的事迹,父兄子弟是谁,他就记住了,终不可忘。

晋朝的有个史学家还记载说,听父老辈说,魏明帝这个人头发很长,立发垂地,有点口吃,结巴,平常不怎么说话。有判断力,他对大臣很优容,即使对他犯颜直谏,他也能够容忍,有度量。但是“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建德垂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道德风范上,没有做出一个榜样;在制度建设上,没有巩固的基础,所以使得“大权偏据,社稷无卫”,大权旁落,江山不保。

这个江山被谁拿下了呢?司马懿家族。

五司马篡权

司马懿是世族出身,看不上宦官出身的曹操。司马懿名气很大,曹操派人去请他出山,他推说有风病,不愿意出来辅佐曹操。

有一次,天下雨,外面晒着衣服,司马懿就起身去收衣服,被他家一个丫鬟看见了。司马懿害怕了,不是装作不能起床嘛,怎么能收衣服呢?他怕这个消息走漏出去,就把丫鬟给杀了。你看,司马懿手段很狠,做事很果决。后来曹操说,你不出山我就派人把你抓来,他只好出来了。但在曹操手下,他并不活跃。

我们在《资治通鉴》里的曹操时期,只看到两个司马懿的故事,一个是得陇望蜀,一个是对关羽的评估。这都跟蜀汉有关系。也就是说,曹操的晚年,司马懿才开始露头,来了一点计策,这两招都是高招。

第一次是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拿下了汉中之后,司马懿建议他进一步去攻取成都,曹操急着要回师,没有去。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自封汉中王,夺取了汉中,关羽在荆州响应,动作很大,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洛阳附近的一些草莽武装,都响应关羽的行为。搞得曹操都想迁都了。司马懿建议曹操稳住阵脚,他说,于禁投降,庞德被杀,并不是关羽的军威如何,只是由于下大雨,不是我们军事上不行,所以不要急于迁都;再说,关羽搞的响动这么大,孙权一定不愿意,我们不妨跟孙权联合,鼓励他从背面抄关羽的后路,答应将来把江东封给他。后来,曹操就是按这招做的,关羽被杀。

曹植与曹丕争位过程中,司马懿支持曹丕,因而曹丕时期得到重用。到曹叡时期呢,他是主要的统帅,对付蜀汉,平定辽东,带兵打仗。现在,曹芳时期,他受托为顾命大臣,与曹爽一起辅政。

齐王曹芳即位那年,才八岁。司马懿跟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刚开始,两人合作得很好,他们各统精兵三千,轮流值宿,共执朝政。问题出在曹爽身边的人物,何晏、丁谧等出谋划策,说重要的权力,不可以委于别人。于是,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升司马懿为太傅,罢录尚书事了,名头好听,可是,实权没有了。这样就把司马懿排挤出了权力中枢。排挤司马懿的同时,曹爽用自己的亲信担任朝中要职,曹爽的几个兄弟也都掌控禁军。两人辅政,变成了曹爽大权独揽,司马懿靠边了。

如果曹爽有独自辅国之才,为什么当初明帝不放心?要能干的司马懿共同辅政呢?现在曹爽大权在握,内心膨胀,觉得可以踢开司马懿了。

曹爽大权独揽,更改朝章,还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虽说是因为皇帝年长了的缘故,但是太后肯定心中不爽,这个心结使她有可能被司马懿所用。

随着曹爽志得意满,从正始八年(247)开始,司马懿就称病请假在家,不与政事,撂挑子了。曹爽对此也不是没有怀疑,曹爽曾经让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的病情。李胜说,天子命他出任荆州刺史,现在特来给太傅辞行。司马懿知道来意,故意装傻,表现得耳聋体弱,思维混乱。侍女进粥,他装作手抖不能持匙,喝粥也故意洒得满身都是,还说自己死在旦夕,希望大将军多照顾自己的孩子。李胜这一看,老头子都病成这样了,回去跟曹爽他们一说,曹爽就放心了,觉得司马懿老态龙钟,状如朽木,都安排后事了嘛。

曹爽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他想排挤的对手远比他自己有本事有谋略;第二,他信任的帮手都是轻佻狂妄之人;第三,有本事的人,如号称“智囊”的桓范,曹爽却不相信。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有曹爽本人并不过硬,他骄奢淫逸,贪恋富贵,大权在握,却不懂得用权,自然就会给司马懿留下翻盘的机会。

曹爽兄弟经常一起出洛阳城游玩。桓范提醒他,你们一起离开京城,一旦有人把城门关了,不让你们回洛阳,控制不住局面,怎么办?曹爽不以为然地说,谁敢呢!

嘉平元年(249)正月,真的就出事了。十年前的正月,魏明帝托孤,十年后的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带着曹爽兄弟,到城外高平陵去拜谒皇陵。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首先,他以皇太后的名义,关闭城门,拿出武器,给城外的皇帝送去表文,指责曹爽背弃顾命、祸乱国典、内则僭拟、外则专权、伺察至尊、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要求皇帝罢免曹爽及其兄弟的兵权。

司马懿还给了对方一个诱饵,说你只要交出兵权就可以了,我们指洛水为誓,保你性命无虞。并且特地派曹爽信任的官员尹大目传达这个信息。曹爽就犹豫了,第一,鱼死网破跟司马懿拼命的话,怕自己干不过;第二,死拼的话,舍不得在洛阳家中的娇妻美妾、金银财宝。曹爽犹豫了一宿,决定投降,以为若乖乖认输,交出兵权,也许司马懿会留他一条命,做个富家翁得了。

老谋深算的桓范特地跑出城外,劝阻曹爽,并且跟他讲,匹夫手上只要有一个人质,就会作为砝码拼死一搏,何况你跟着天子呢?像你现在这样身份,你即便投降,怎么能回去过平静的富家翁生活?你看看,这儿到许昌,不过半宿路程,许昌有钱财、有武库,周边有屯田,我也带着大司农军印,你只要挟持皇帝到许昌去,我们就能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来勤王。桓范要曹爽以天子的名义直接与司马懿对着干!可是,正如蒋济跟司马懿讲的,桓范虽然有智慧,但是曹爽一定不会听从的。所谓“驽马恋栈豆”,是说曹爽目光短浅,不想吃苦拼斗,他那点儿出息,就想守住现有的荣华富贵。

蒋济是对的,桓范看错人了。桓范痛心疾首地哭着说,曹子丹(曹真)何等英雄,生你这几个兄弟,真是猪狗不如啊!

最后,曹爽束手就擒,司马懿却没有兑现不杀的承诺。曹爽等人都以谋反罪被杀。曹魏的大权完全掌控在司马懿手里了。

从曹操开基,到曹丕建国,曹魏的国运,命途多舛,至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掌握政权,离建国不过短短二十多年。这不仅仅是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奸诈阴险,还因为曹丕和曹叡,没在国家制度上做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选择,他们片面接受了东汉末年的教训,以致“大权偏据,社稷无卫”。秘书治国,在一个小圈子里理政,自然会人亡政息。当然,重要的还有,第三位皇帝曹芳年纪太小,又没有经国之才,否则,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年届十八,如果是英雄的帝王,已经是显山露水了。汉武帝十六岁即位的,北魏的那几个开国的,像拓跋珪、拓跋焘都是十六七岁即位干事儿的。所以在集权时代,领导人个人的才能智慧,在国家的安全与治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见《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至卷七十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11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