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章 隋唐霸业

作品: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作者:张国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5-02 21:5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11txs.com)

从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到杨坚统一南北,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四百年的分裂。从入宫辅政到当上皇帝,杨坚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难怪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但古来失天下之快,也未有如杨隋者。短短三十几年时间,杨隋就被李唐取代。罢黜高颎、废黜太子杨勇改立杨广,是隋文帝政治由明到昏的转折点。

隋末起兵的各个势力中,李密和李渊是最有实力的两队人马。开始是李密占优势,而最后却是李渊得天下。为什么呢?

一北朝政局

从公元189年董卓进京,曹操、袁绍离开洛阳,三国分裂开始,到589年隋朝统一,四百年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五胡乱华,国家分崩离析,北方出现了十六国,晋室南渡、东晋灭亡后,宋、齐、梁、陈为南朝。十六国最后统一于北魏。北魏立国一百多年,又分裂为东魏、西魏,进而演变为北齐、北周,最后北周里面出来一个隋,统一了南北。四百年的分裂,别人没有搞定,杨坚搞定了。

可是杨坚的朝代比西晋还短暂。西晋于265年建国,到317年亡国,延续四十多年,其实在公元304年时就已经乱了。杨隋从581年建国到618年隋炀帝被杀,还不到四十年呢,杨坚的隋朝比西晋还短。杨坚为什么能够统一,又为什么会亡国,《资治通鉴》在这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清朝著名的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这样讲:“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就是说历史上再没有像隋文帝一样得天下那么容易的了。隋文帝得天下的确太容易,他入宫辅政几个月后就当上皇帝。为什么隋文帝有如此幸运?让我们从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原因。

魏晋南北朝已分裂数百年,走向统一是大趋势。走向统一,有一些关键的阶段性节点。这段历史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太和九年(485),魏孝文帝开始在他的祖母冯太后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冯太后去世以后他继续推进改革,甚至把首都从平城迁到了洛阳。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等。

俸禄制,就是官员吃俸禄拿工资。你可能会问,这算什么改革?你要知道,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鲜卑是草原出来的游牧民族,他们原来哪会有工资制度呢?吃俸禄拿工资,是汉族政权的基本制度。孝文帝采用俸禄制其实是一个转变,是它的基本国家制度——官僚制度的重大转变。尤其是北魏建国初的拓跋珪、拓跋焘父子,在统一北方过程当中,重用了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北方士族知识分子,像崔浩、高允,还有李冲,跟北魏政权合作,他们出主意,帮助稳定统治,高允跟崔浩一样,当过中书令,但是家里依然很穷。武人可以靠打仗、抢劫,获取战利品,还可以因战功赫赫,得到大量的赏赐,文人要是没有工资,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就会很穷,穷到家里饭都没得吃。所以这个俸禄制度改革,是国家管理迈向正规化的象征。

三长制是地方基层组织的建设,这与前面讲过的商鞅建立保甲制类似。这是对此前的宗主督护制的取代。在宗主督护制下,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豪强隐蔽户口,政府无法监管,也无从征税。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就是基层干部,其任务职责就是检查户口,防止隐漏,监督耕作,征收租调,保证徭役和兵役的征发。

均田制是土地制度,也可以说是基本的经济制度。均田制就是通过分配的方式让老百姓有田种,北魏太和九年(485)颁布的均田令,规定凡年龄十五岁以上,男子每人授“露田”四十亩,女子二十亩。露田用来种粮食,土地需要休耕轮作,也称“倍田”(四十亩休耕轮作,就是八十亩)。家有奴婢和丁牛者,也另有授田规定。另外有桑田二十亩,无桑之地,授麻田十亩,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露田在本人年老身死后,要还给官府。桑麻之地则可以传给子孙。此外还规定拥有若干宅基地。

均田制的推行,说明从草原游牧走向中原农耕过程中,北魏政权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改变过去他们靠游牧业,靠抢劫的生存方式。这些制度也成为其后隋唐帝国的立国基础,隋唐一直推行均田制,唐代由于政局持续稳定,推行的最为彻底和全面,唐前期国家的发展就是以均田制为基础。均田制是对汉武帝后期,至于新莽时代,“穷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严重土地兼并的一种拨乱反正,也是对“授田制”下西汉前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制度回归。自王莽以来,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户口耗散,出现了大量荒地,但是,没有政府认真解决过这些问题。

孝文帝改革的,不仅是经济与社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进胡汉融合。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分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矛盾。从匈奴人刘渊发难建立的刘汉,到羯人石勒的后赵统一北方,之后又有鲜卑人苻坚的前秦,和拓跋氏的北魏,都先后统一过北方。每次统一都是民族不断融合的一个过程。所谓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北魏孝文帝,就进行了系统、彻底的促进胡汉融合的改革。

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胡汉通婚,孝文帝亲自带头儿娶汉族姑娘;改讲汉语,不得讲鲜卑语,根据年龄,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必须要讲汉语,三十岁以上稍年长的,允许多给一点儿学习时间;改姓氏,不要鲜卑姓氏了,都改汉姓,他带头改姓元,元是老大,大哉乾元嘛;改籍贯,都改成河南人;改用汉王朝的祭祀礼仪,尊孔,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孝文帝的这些改革,尽管北齐、北周出现过反复,但是整体来说,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为汉人出身又具有胡汉双方人脉基础的关陇贵族杨坚,建立以汉族为主体的隋王朝,奠定了基础。

胡汉融合的改革,也引起了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就是入迁中原的鲜卑贵族,与留在边塞镇守的将士之间,因为政治待遇和文化生活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矛盾的集中爆发,就是北方六镇起义。

迁都洛阳之前,北魏的首都是平城(现山西大同)。平城是靠近长城边塞的一个城市,那里以游牧民族为主,在那个地方长年驻扎有许多军镇,以怀朔、武川、沃野、怀荒、抚冥、柔玄最著名,号为六镇。这些军镇的设立是为了守卫边疆,防止以柔然为主的草原游牧民族南下。六镇靠近长城边塞,位置很重要,不是谁都可以当六镇军人的。迁都洛阳前只有身份高的鲜卑贵族,才能做到六镇军官。可是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有身份的鲜卑人都迁到洛阳去了,内地定居的生活,舒适安逸,当然不是苦寒边塞的生活条件能比的。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变化了,现在六镇军官们,已经不是时代的宠儿,有些在中原犯罪的人,就被发配来守边。这样的身份,跟原来的那些驻扎边疆的贵族子弟,完全不同了。在六镇内部,因军官们对镇民的残酷压迫,也有尖锐矛盾。这种情况下,怀荒镇由于镇将发放粮食的问题,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就触发了镇民暴动,从而引爆了六镇起义的大火。

这时候,北魏是胡太后掌权,她儿子孝明帝元诩,年已弱冠,却不能亲政,朝政大权掌握在胡太后的情夫手里。孝明帝不满,想请北边军阀尔朱荣,入朝为援。结果消息走漏,孝明帝被胡太后及其情夫毒死,另立了一个小孩子为皇帝,后来胡太后又说这新立的皇帝其实是女孩,以此为由又换立另一个孩子为皇帝,这样将皇帝废立视同儿戏的做法,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驻扎山西太原的尔朱荣,以查清孝明帝死因为由,起兵攻打洛阳,北魏的朝政就发生了混乱。经过各种复杂的激烈斗争,最后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部,高欢及其家族统治了东魏,宇文泰及其家族统治了西魏。之后,高氏北齐取代了东魏,宇文氏北周取代了西魏。

虽然这个六镇暴动,表面上是一种对融合的反抗,实际上不过以非常手段,加速了融合而已。这次六镇起义之后,尤其是到了北周宇文泰时期,他用府兵制和《周礼》六官的方式,把胡汉因素完全融合起来,隋文帝最终顺理成章地继承了这个融合的成果。

二杨隋代周

杨坚之所以能统一南北,这里边还有几个自身的有利条件。

首先,杨坚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六镇起义后,宇文泰等主要是来自武川镇的六镇军将,建立了西魏、北周政权,他们甚至也构成了隋及唐初统治集团的核心。这样一个相对固定的统治集团,陈寅恪先生把它称作关陇集团。

这关陇集团里有什么人呢?核心人物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八柱国有宇文泰、元欣(西魏的宗室)、李虎(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李弼(瓦岗军起义领袖李密的曾祖父)、独孤信(杨坚和李昞的岳父)、赵贵、于谨、侯莫陈崇。杨坚也属于关陇集团,他的父亲杨忠,就是十二大将军里面的一个。杨坚通过两次联姻,在关陇集团内部获得了特别突出的位置。第一次联姻是杨坚本人娶了独孤信的一个女儿,独孤信是八柱国之一,而独孤信的另外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和李虎长子李昞(李渊的父亲)。另一次联姻,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嫁给了周武帝的太子宇文赟,后来就成了周宣帝的皇后。通过两次联姻,杨坚实际上成为关陇集团内部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北周皇上周武帝是他的亲家,太子储君未来的周宣帝是他的女婿。至少在外人看来,杨坚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

其次,杨坚其人非常有谋略。西魏、北周时期,上层权力关系错综复杂。他能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宇文泰临终时,因为他儿子还小,就让侄子——他大哥的儿子宇文护出头,为改朝换代保驾护航。

宇文护没有辜负所托,辅佐宇文泰的嗣子宇文觉,逼迫西魏禅让,杀掉了西魏的皇帝。但宇文护专权,引起资深元老赵贵、独孤信等人的不满。宇文护除掉了这些大臣,又杀掉了宇文觉这位皇帝堂弟。继位的宇文毓,不久也因为不满宇文护专权而遭毒手。宇文护连续杀了两个堂弟皇帝,权势自然炙手可热。当宇文泰的另一个儿子宇文邕,即周武帝即位之后,就格外小心翼翼,隐忍潜伏了十几年,才把宇文护除掉。

在宇文护专权的时候,曾经想笼络杨坚,纳其入丞相府。但杨坚谨遵他父亲的指示,始终与宇文护保持距离,避免靠得太近。所以当周武帝除掉宇文护以后,觉得杨坚不是宇文护阵营的人,在除掉宇文护的第二年,也就是北周建德二年(573),让儿子娶了杨坚的女儿做太子妃。

第三点,杨坚除了家世、谋略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社会关系。杨坚很善于处理各方面关系,包括当时宣帝身边那些大臣,郑译、刘昉对他都不错,郑译过去还跟他是同学。同学不一定关系都处理得好,有的同学还会反目成仇,杨坚多年以前的同学还记着他,说明他把关系处理得很好。杨坚家里的两个女人,即杨坚的妻子和女儿,也给杨坚一些特殊支持。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有谋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网,女儿杨丽华又在宫中。

第四点,杨坚的运气颇好。杨坚的地位曾引起皇帝的忌惮,他为避祸想到扬州去做边防总管。那时候扬州的首府在寿春(现安徽寿县),是防备南朝的前线。恰好这时他的脚坏了,不能去,等脚好了时,宣帝病倒了,病重到不能说话,很快就去世了。如果不是脚坏了,杨坚也许就到外地去了;他要是到了外地,由于宇文家族的人很多,辅政的美差可能就轮不到他了。杨坚最后被请到中央去辅政,为什么请他去辅政呢?因为周宣帝死时才二十二岁,新继位的小皇帝才七八岁,他身边的那两个大臣刘昉和郑译没有足够的威望,而周宣帝之前把几个兄弟都打发到地方上去了,这也给杨坚提供了最佳机会。杨坚能辅政,确实有他时运特别好的因素。

第五点,杨坚在关键时刻有人帮扶。在辅政期间,杨坚也不是没有挑战,很多朝廷官员态度犹豫:是跟杨坚还是不跟他?他要是篡位可怎么办?小皇帝身边还有一个陪臣,他是宇文氏的宗室——周宣帝的弟弟,小皇帝的叔父。地方上还有总管尉迟迥等人,对杨坚篡位时刻保持警惕。因此,必须在关键时刻,有人挺身相助。比方说,禅位当天,近卫将军卢贲,就在大家都交头接耳、犹豫不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他带着军队来了,到了小皇帝所在的东宫,守门的不让进去,这个卢贲大吼一声,瞋目叱之,守门的人都往后退了,杨坚就进去了。从当时的情境看,杨坚辅政这一步,实际上很多人是有抵触情绪的。

第六点,杨坚辅政实施的举措得当。周宣帝是杨坚的女婿,他当了几年皇帝,已经把他有影响力的兄弟们,都打发到地方上去了,所以给了杨坚权倾中央的机会。那么杨坚首先要除掉谁呢?显然是那些北周宗室。他辅政的时候,大象二年(580),恰逢千金公主要与突厥和亲,他就以办婚礼的名义,把诸王都召到中央来,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地方上的三总管起兵反叛,也很快被杨坚派兵镇压了。当时也是人心思定,杨坚辅政符合大家的期待。杨坚一开始就废除了周武帝废佛的政策,佛道二教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了,周武帝废佛、废道政策,引起了百姓的不满,怨声载道,杨坚恢复佛教、道教,还取消了一些繁苛的法律,这些都起到了争取人心的作用。

最后一点,杨坚能够取得成功,还得益于他的用人得当。他用了两个值得拿出来讨论的人。第一个是高颎,第二个是苏威。

高颎是杨坚的亲信,当时杨坚请大家出山辅政的时候,别的人还有些犹豫,高颎就很坚决地表态拥护支持,他跟杨坚说:“即使你将来事情不成,我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高颎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原来高颎的父亲高宾,是独孤信家族的门客,曾改姓独孤,后来虽又恢复姓高了,但杨坚有时候还叫他独孤,而不直呼其名。高颎跟杨坚是有私人关系的——高颎是杨坚妻子的娘家人,所以杨坚用高颎就等于是用自家人。

苏威是高颎全力推荐的。苏威被请出来后,杨坚很是重用,可是刚过了一个多月,听说杨坚要禅位,取代北周,苏威就辞职不干了,他不愿意卷入这些事儿。苏威其人,一贯在政治上不愿冒险。当初他很有名,宇文护就硬把女儿嫁给他,但宇文护专权,他怕卷入进去,就弃官而逃,躲到山中念书,隐居起来了。之后宇文护被杀,苏威也没受影响。现在杨坚要受禅取代北周,他又逃避了。高颎想把他拉回来,杨坚说:“他明摆着是不想掺和咱们的事,你权且放过他,等咱们事成了,再请他出来。”后来杨坚称皇帝了,大隋的江山稳定了,又把苏威请出来,让他担任各种职位,太子少保(太子的国师)、纳言(宰相)、度支尚书(财政部长),后来还担任大理卿(最高法院院长)、京兆尹(首都一把手)、御史大夫(最高监察官),五六个重要职务兼于一身。杨坚重视苏威的才干,给他权力很大,很集中。

苏威的再度出山,意味着什么呢?苏威的出山,代表着西魏、北周的旧官僚体系,对杨坚政权的支持啊。所以用高颎呢,是用自己人,是启用无资历的新人,为了给人示范,虽然高颎没有资历,但只要忠于杨坚,就能够当上宰相;用苏威呢,则是要告诉那些忠于西魏、北周的旧臣,即使像苏威那样的人,也能重用,既往不咎。所以,让新人攀附他,旧臣也效忠他,这就是杨坚用人的一套手法。

三罢黜高颎

开皇九年(589),杨坚统一了南朝,此前又平定了突厥,江山也坐稳了,挑战者也都收拾了。本该励精图治。就在此时,却出了问题:先是苏威下台了,之后不久高颎也下台了。

苏威下台,是因为朋党。大约苏威的作用已经发挥足了。但为什么高颎会下台呢?事情就复杂了。

首先跟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有密切关系。对于杨坚来说,高颎在外,独孤后在内,相得益彰地辅佐他。可是独孤后嫉妒心太强,她十四岁时嫁给了仪表非凡的杨坚,她相夫教子,为了杨坚的政治仕途,广结人缘。她也喜欢读书,跟杨坚讨论时政,大多能符合杨坚的心思;而且很节俭,倡导宫中生活简朴之风,不收藏奢侈物品。独孤后还很有见识,有时帮助杨坚出出主意,颇得肯定,威信很高,因此,隋的开国皇帝和皇后,合称“二圣”。

独孤后也以善妒著称,每次杨坚上朝,她都一路陪送着去,下朝回来,她就在门口等候,所谓“同反燕寝”。虽然讲起来是夫妻情深,另外也是把丈夫看得很紧。独孤氏当初嫁给杨坚的时候,杨坚才二十多岁,她跟杨坚讲,你不能跟别的女人生孩子。最后杨坚的五个儿子,都是跟这个独孤氏生的。杨坚那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当皇帝呀。杨坚没跟皇后以外的女人生过孩子,这在历代皇帝里面,也属于比较少见的。

独孤氏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第一睿智,第二嫉妒,第三节俭。睿智辅佐夫君,节俭也跟皇帝能合得来,杨坚也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但是嫉妒心强,有时就难免出事。曾经有一次杨坚亲近一个妃嫔,独孤皇后知道后就趁杨坚上朝的时候,把她给杀死了,杨坚知道后大怒,觉得当皇帝没意思,都不想活了。他骑着马到郊外的山谷间乱跑,最后高颎他们把他找回来,“扣马苦谏”。杨坚叹息道:“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我当皇帝都没有自由,没有喜欢别的女人的自由。高颎劝他说:“陛下贵为天子,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呢?”怎么能因为一个女人就把天下都不要了呢。杨坚慢慢明白过来了,待到半夜才回宫,夫妻俩又和好如初。当然,此后独孤皇后可能也收敛点了。后来高颎说的话被传到独孤皇后耳中。高颎居然敢说皇后不过是一个妇人,让皇帝不要跟妇人一般见识。独孤皇后觉得高颎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从此,独孤皇后就怀恨在心,一心想除掉高颎。

罢免高颎,更直接的原因,还涉及太子废立一事。隋文帝当了二十三年皇帝,废太子、罢高颎是他的一个转折点,是他晚年昏政的标志性事件,而这两件事情是有密切关系的。

高颎和太子杨勇是儿女亲家,高颎的儿子娶了太子的女儿,高颎自然就被视为太子一党。其实,这段婚姻,当初还是隋文帝为了表达对高颎的重视而结成的,是一种政治联姻。可是现在呢,高颎成了杨勇的亲家,隋文帝把对高颎和太子的不满,两者叠加到一起了。

有几件事,促成了太子杨勇被废。第一,杨坚不愿意过早地把皇位传给太子。在历史上,太子的位置都是非常尴尬的。作为皇帝会怎么看太子呢?他发现太子的任务就是等自己死,他好来接班。所以身为太子的人,要特别小心,皇帝要是看着这个人不合适,就会起疑忌之心,以为他盼着自己早死,好早点接班。早在开皇初年,就有人上书,建议隋文帝让位做太上皇,把皇位传给太子。隋文帝对此非常不高兴,说:“朕承天命,抚育苍生,日旰孜孜,犹恐不逮。”我还年轻,奉天承命抚育苍生,努力工作还恐怕来不及呢,怎么能效法近代的皇帝,把皇位交给儿子,自己去享福呢?因为他的女婿周宣帝,是二十多岁就让位了,去当太上皇,把皇位交给他才六七岁的儿子,所以杨坚很忌惮这事,不会去效仿。这个事情后不久,杨坚就让太子杨勇出镇洛阳了。

杨坚从此对于太子的许多事情特别敏感。比如东宫的宿卫卫队,杨坚下令把壮勇的士兵都挑走,只留下些老弱病残的。宰相高颎提出异议,说:“健壮的卫士都挑走了,东宫宿卫力量太弱了。”杨坚不高兴地回应道:“我进进出出的,需要壮勇的卫士护卫,太子是储君,他要这么多身强力壮的卫士干什么?前朝的各种陈规陋习,我见得多了,你不需要跟我说这个。”高颎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被打上太子党记号了,他越是坚持为太子说话,就越引起杨坚的猜疑。

第二,太子杨勇没有多少心机,不懂得去琢磨父母的心思,尽量让父母高兴,以保证他能顺利接班。据史书上记载,太子杨勇生了许多孩子,有一次隋文帝封了七八个王,都是他的孩子,但太子孩子虽然多,却没有一个是和太子妃生的。我们前面提到,独孤皇后把丈夫管得严严的,没有跟别的女人生孩子,她也最讨厌大臣跟自己的小妾生孩子,但现在她的儿子与“小妾”生了那么多孩子,却没有跟正妻(太子妃)生一个,而这个儿媳呢,是母后独孤皇后亲自给太子选定的。太子的作为,严重违背了独孤后的立场!使他妈妈独孤后非常不高兴。

要命的是,高颎也有一件类似的事儿,触犯了独孤后的忌讳,也因此和杨坚产生了芥蒂。高颎妻子去世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打算给他续个弦,杨坚就告诉高颎说:“皇后让我给你再娶个老婆。”高颎流着泪辞谢,说:“我年纪大了,现在就吃斋念佛,不愿再续弦了。”人家不愿娶了,文帝只好作罢。不久,高颎的侍妾生了个孩子。开始,杨坚还挺高兴的,向皇后商量送礼物祝贺,独孤皇后却沉下了脸,不高兴地对杨坚说:“陛下,你还能相信高颎吗?你想为他娶媳妇,他说天天信佛念经、吃斋吃素,不愿续弦了。实际上他是已经有个爱妾在了,高颎是心存爱妾、面欺陛下啊,他这个人爱说谎,这事儿已经很清楚了。”隋文帝听后觉得有道理,从此就更疏远高颎了。

隋文帝之所以罢免高颎,史书上还记载了其他几件事。比方说隋文帝打高丽,虽说是让小儿子杨谅当元帅,但那是挂名的,尽管高颎名义上是幕僚长(长史),但实际上是他主持讨伐工作。高颎一开始就反对打高丽,认为当前不是打高丽的时候,但隋文帝坚持不听。结果那次远征高丽无功而返,独孤皇后就更添油加醋了,说:“我就知道这次出征不会成功,高颎本来就不想去,是你强迫他去的,他怎么能成功呢?”偏偏杨谅回去还跟他父母哭诉,说自己差点被高颎所杀,因为在前线高颎擅作主张,不听他的。杨坚听了以后更不高兴了。再如,高颎带兵去打突厥,乘胜追击时,曾经要求文帝增兵。文帝心里很怀疑:“高颎是要造反吗,为什么要增兵?”就在朝廷还没回应增兵不增兵呢,高颎已经打败突厥,班师回朝了。隋文帝对这件事就更加疑虑了。再加上凉州有个地方军官犯罪,审问供出了很多事,说是从高颎那里听来的,隋文帝更是大吃一惊,一个朝中宰相,怎么跟边防的军官有这么密切的往来呢,怎么能泄漏朝廷的机密呢?所以这样查来查去,最终把高颎免职,让他回家了。

高颎除名为民,他倒丝毫也不介意,他母亲曾经告诫过他:富贵到极点了,就离遭遇祸患不远了,一定要谨慎。高颎为此小心谨慎,总怕出事,现在呢,除名为民了,是个平常老百姓了,“欢然无恨色”,一点都不遗憾。可是高颎被罢免,换杨素执掌朝政,太子杨勇就危险了。

四废勇立广

太子杨勇被废,除了受到高颎的影响外,还有几件事儿让隋文帝不喜欢。

杨勇肆意淫乐,他身为储君不知奉行节俭,不仅朝廷阅兵,破坏宫规,而且冬至节令,东宫百官朝贺,场面张扬,大有天子朝贺之势。相比太子,杨广那边却大不一样。杨广善于伪装,跟别的女人生的孩子都不抚养,始终只跟萧妃在一起;只要是独孤皇后或隋文帝派去的人,不管身份高低,他都远接高迎还送礼讨好,所以皇帝皇后身边的人,都说杨广好。时间长了,情况就逐渐地发生了变化,隋文帝越来越喜欢杨广而厌恶杨勇。

废太子事件里,还有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比如杨勇的宠妃云儿生了个儿子,这个孩子按年龄排序是杨坚家的长孙,爷爷奶奶喜欢得不得了,就抱去逗着玩儿。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太子夫妇就派人把儿子抱回来了,这下惹杨坚夫妇不高兴了:祖父母想看看孙子,在这儿没待多长时间就抱走,什么意思嘛!就是这些生活琐事,以及隋文帝对杨勇想早日登基的疑惧,使他产生了废太子的想法。

心里有事,就会疑神疑鬼。对太子杨勇心存疑惧,杨坚总觉得有人想害他,连拉肚子上厕所都害怕。他甚至说,从郊外回到宫中,就像进入敌国一样。文帝的疑惧再加上杨广的离间计,使得杨坚更加坚定废杨勇而立杨广为太子的决心。

杨广用的什么离间计呢?他要去扬州做总管的时候,向独孤皇后辞行,哭着说:“母后呀,不知道我哥哥为什么总想加害我,我很害怕,怕哪一天被他毒死。”独孤皇后听了很生气,她本来早就对太子不满意了,现在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她就下决心加快步伐,废勇立广。废立太子一事最后在杨素等人的推波助澜下,杨广又收买了东宫的官员,让这些官员诬告太子,最终杨勇被废了,立杨广为太子。

毛泽东曾经点评这段历史,认为是“蕴藏大乱”。唐太宗也讲“隋之兴亡,系(高)颎之存没”,认为罢免高颎,是隋文帝政治由明到昏的转折点。

杨广执政后,做了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修运河,建东都,西巡张掖,东征高丽,北修长城等。杨广做得太多、太急、太狠了,激起老百姓的不满。当时大隋统一天下时间不长,国家还不太巩固。我们发现隋末起义造反的,都有规律可循:南边的是原来南朝,东边的是原来北齐、东魏,北边的是与突厥有关的,另外个别反叛的就是西边的那些豪强。其他地方,如关中、巴蜀都比较稳定。凡是起义造反的地方,都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另外,除了农民起义之外,还有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叛,像杨玄感那样的一些基层军官,府兵的军官,当然还有像李渊这样的关陇集团贵族。

五二李得失

在官僚集团内部反叛的人中,有两个李家人——李密和李渊。下面我们讲一讲他们两个人的成败得失。李密和李渊,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李密的曾祖父李弼,是辅佐宇文泰的猛将,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祖父李虎也是辅佐宇文泰的猛将,也是八柱国之一。在隋朝的时候,李密的职位不如李渊,一是李密比较年轻,另外李渊跟隋皇室有亲戚关系,李渊的母亲跟独孤皇后是姐妹。虽然李密的地位略低,但是在隋末的起义军中,李密的条件不比李渊差,他跟杨玄感关系很密切,而杨玄感是当时宰相杨素的儿子。隋炀帝第二次远征高丽的时候,杨玄感作为礼部尚书督运粮草,就在黎阳那里起兵了,李密参与了杨玄感起兵。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李密就逃到了瓦岗寨,在瓦岗寨得到了翟让的军队,最后在中原地区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兵至数十万,号称百万。这是李密的情况。

李密起兵时李渊在干什么呢?李渊这时候在太原。李渊用谋略的方法,翦除了隋炀帝派去监视他的两个副手后,也起兵了。

李渊起兵三万人,李密率兵至少三十万,号称百万;李渊在山西,李密在河南洛阳附近。从实力一看就知道李密占优势,但最后却是李渊得天下,李密连命都不保。为什么呢?我们只要从整体战略和细节策略来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李密接管翟让的军队以后,虽然策略上有失误,比如说他杀掉翟让,影响了内部的一些团结稳定,但是这不是大事,他手下也有一批猛将,如徐世勣、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后来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被李世民收到麾下,这是后话了。李密开始在中原的形势很好,但他有几处败笔,直接导致了日后的下场。

首先李密的战略目标不清晰,而且有前后矛盾之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发表檄文声讨隋炀帝,那就是以推翻隋王朝为目的,但要建立什么呢?他没说,他也不知道。那时候“木子李有天下”、“杨氏当亡,李氏当兴”的谶言大兴,李密也是“李氏”中的一个,所以好多人看好他。虽然他打出了声讨隋炀帝的旗号,但他没有像东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竖起自己的旗帜称帝。当时东都洛阳被隋朝皇太弟据守,洛阳城高池深,里面的积蓄多、人多、兵也多,唯一就缺粮草。

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大概是一个桃树开花的季节,江都(扬州)的禁卫兵发动兵变,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东都洛阳留守朝廷,拥立炀帝之孙越王侗为帝,史称皇泰帝。宇文化及带着军队北上时,遭遇到了李密的军队。之前李密的目标一直是跟隋作战,这个时候他应该怎么办呢?照理说他应该跟宇文化及合作,或者阶段性合作,因为目前的目标是反隋嘛。可他不是,他居然接受了东都的招降,声讨宇文化及:“你世受国恩,怎么能把皇帝杀了呢?你是弑君之贼!”这就看出,李密的战略目标不清晰,策略上前后矛盾。他拿了皇泰帝的一纸空文,就开始真枪实刀地跟宇文化及去死拼了。他打宇文化及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是为了赢得全国,还是为了隋炀帝申冤报仇呢?他自己都不是很明确。这个李密很糊涂啊,刚刚不久前还在骂隋炀帝“罄竹难书”,但现在有人把那个“罄竹难书”的人杀了,他就骂这个人弑君,还接受隋的招降,由此看出李密的战略目标非常不明确,甚至可以说很混乱。就在他跟宇文化及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东都洛阳的大将王世充发动政变,夺得政权,处死了那些想结交李密的人,并进攻李密,把李密打得一败涂地。

反观这个时候的李渊是怎么做的呢?隋末炀帝在扬州的时候,李渊在太原,他只带了二儿子李世民在身边,而把大儿子李建成和小儿子李元吉留在老家河东(现山西运城)。他到了太原,太原的军队守军少,当时突厥来犯,他们的处境很危险。这时候李世民就想鼓动父亲起兵,李渊已五十来岁了,是个老官僚,做事持重,他目睹几年前杨玄感失败的事,就不敢轻举妄动。李渊不是不想动,他很沉稳,史书记载说是李渊是被动起兵的,其实不是,李渊老谋深算,这从他后面那几手就看出来了。

既然要造反,那首先得把军队调动起来。怎么调动军队呢?他把大家召来开会,说:“你们看现在突厥大兵压境,我们要调兵必须要上报皇上批准,但皇上远在扬州,有几千里之遥,而且现在各地盗贼蜂起,路况也不畅,你们看怎么办好呢?”被派来监督李渊的王威、高君雅答道:“你是宗亲,跟皇家是亲戚,又是贤能的国士,你自己做主吧。”李渊说:“好吧,那我们就调兵。”调兵最终招募了上万人,王威、高君雅看到军队大量集中,开始有点儿怀疑李渊的动机了,就对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讲:“现在唐公招的这些人,什么长孙顺德、刘弘基都是亡命之徒,让他们带兵怎么行呢?”武士彟是向着李渊的,他说:“这两人都是唐公的宾客,你要是把他们逮起来,会引起轩然大波的。”王威、高君雅只好作罢。也有人劝王威他们调查一下募兵的情况,以摸清李渊调兵的真实意图。武士彟跟这人讲:“唐公是管这个事的,这些军队都归唐公管,王威他们能管什么用呢?”所以武士彟还真是帮了一些忙,消弭各方的怀疑。李渊知道王威对他的募兵有所怀疑,他故意开会处理政务。当时太原的一个县令刘文静也参加起兵了,他带着人来说有秘事要报告,李渊就示意王威、高君雅说:“你们把报告拿上来。”没有想到,来人说,这个是给唐公的密报,只有唐公一个人才能看。结果一看,密报内容是说王威、高君雅暗地勾结突厥来偷袭。高君雅撸起袖子,大声嚷起来,这不过是想谋反的人诬告我而已。李渊下令把他们拿下了。果然,过了几天,真有突厥来进攻了,所以大家就毫不怀疑地认为,真是王威、高君雅引来的突厥军队,最后就把他们两个人给砍了。解除了掣肘,李渊就放手做起兵的准备。

六天下归唐

那么,起兵之后,下一步做什么呢?当然得到长安去。那怎么占领长安呢,又打出什么旗号呢?当时,在太原的李渊,面对三股势力:北边是突厥,东面有李密,西面长安还有朝廷,李渊采取了北盟突厥、东和李密、西扶朝廷的策略。这一系列策略的联动效应,是李渊超越李密,摘取大乱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是北盟突厥。突厥在隋炀帝时代又强大起来,李渊来太原的任务之一本是守塞防边的。现在,李渊派人去跟突厥说:“我要举义兵到长安迎主上,我们两家和好,恢复跟你的和亲。”隋炀帝曾经得罪突厥,改变了他父亲文帝跟突厥和亲的政策,所以突厥对隋炀帝很愤恨。突厥回信说:“如果你取代隋,我就支持你。”这个信带回来以后,部将们都很高兴,认为有突厥支持,李渊起兵反隋,增加了胜算,是一件好事。但是李渊不肯反隋,就是不肯打出取代隋的旗号。李渊这一点很令人佩服,李渊知道现在打出反隋的旗号,不是最好的时机。当时有部下催李渊答应突厥的要求,还说:“我们缺的是马匹,如果拖延不回,恐怕生变故。”可李渊就是不肯点头。最后还是裴寂出了个主意,说:“咱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在长安的代王为皇帝,我们还是为了安定隋王室才起兵的,为了表示跟过去不一样,我们发文到各个地方,旗帜的颜色一半是白色的,表示臣服突厥,一半是绛色的,表示仍忠于隋王室。”这不是掩耳盗铃嘛,但是李渊还是这么做了。李渊采取这个政策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以扶隋为口号,会最大化的消弭一些反对力量,拥护隋王室的人一看唐公不反隋,就愿意参加李渊的队伍;反隋的人也看得清楚,李渊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他至少跟隋是不一样的,所以也愿意参加李渊的队伍。所以,李渊离开太原的这三万人,打到长安一路顺利。

第二是东和李密。背后的突厥搞定了,西向长安,东都附近的李密是一个压力。李密这时做了各路义军盟主,他就让人给李渊写信争取支援,信中说:“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四海英雄都推举我,我们虽然不是一个李,但是从根本上还是同族,派流虽异,根系本同,希望你能够支持我,咱们戮力同心,‘执子婴于咸阳,殪商辛于牧野’。”就是让李渊支持他改朝换代,信末约李渊到河内来面见并签盟约。

李渊看到这信以后,就笑李密有点狂妄,说:“我们不如采取骄兵之计,让他帮我把东边的敌人拖住,使我在西边专心来经营,以便我坐观鹬蚌之争。”你看,李渊多有谋略呀!为了稳住李密,李渊给他写了一封回信,回信是这么讲的:“吾虽庸劣,幸承余绪,出为八使,入典六屯,颠而不扶,通贤所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毕竟也是一个将门之子,是隋王朝的辅弼之臣,出为八使,入典六屯,担任军事将领,王朝现在这样危险,我如果不出面出来扶持,那不是被人责怪吗,我起兵就为这个,我必须要尽我的一份责任来扶持隋王室。但是“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司、牧,就是管理、治理的意思),总该有人来管治吧,当下的情况,要出来担当起这份管治责任的,除了你还能是谁呢?老夫年逾五十知命之年,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如果能拥戴大弟,那我就是攀龙附凤,我就高攀了,希望你早膺图箓(“木子李有天下”),以安天下百姓之心呀,将来如果李氏宗族里面有我一个位置,我就非常感到满足和荣幸了。李密看到李渊这封信,跟他讲了这么多吹捧的话,说自己绝对没有改朝换代的意思(“执子婴于咸阳,所不忍言;殪商辛于牧野,未敢闻命”,造反犯上的事,想都不敢想!),将来就是拥戴他李密了,表示如果你李密成功了,给他一口饭吃,就满足了。李密高兴得不得了,以为唐公推戴,天下不足定也!你看,李渊就是这样迷惑李密的。

第三是西扶朝廷。李渊很快就从太原打到了长安。到了长安以后,李渊的队伍已经从三万壮大到二十多万了,可见他的策略还是非常有效的。他立了一个代王侑(隋炀帝的孙子)为皇帝,挟天子以自重,实际上是自己掌权。五月,隋炀帝的死讯传到了长安,李渊就出来当皇帝了。

李渊虽当了皇帝,但天下这么大,有许多割据称帝的人,如窦建德、王世充、辅公祏、杜伏威等都是各地称帝的,西边还有李轨、薛举,南方还有萧铣等几十个割据势力存在着,怎么才能把天下统一呢?这就需要在李渊的整体领导下,李世民等人军事上不断消灭各股割据势力,完成统一工作了。

李密这时已彻底没有机会了。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以后,他投降了唐朝,李渊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给了他闲散的职务——光禄卿。光禄卿是宴会当中,主持宴会安排工作的。李密深以为耻,假称要去东边召旧部,而密谋再次起兵反叛,被李渊部将杀死,然后传首长安。可怜雄心勃勃的李密,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李渊统一称帝,而李密身首异处。这两个人的命运如此不同。李密尽管开始形势很好,李渊远不如他,可是李密随后的发展路线、谋略策略都太愚蠢,发展路径不清楚,以致于他成了一个帮助李渊在中原消耗敌对势力的替罪羊,为李渊所利用。相比李渊就大不一样了,他的战略很清晰,策略很成功。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四月,即李渊、建成父子都打到东都附近了,东都的人甚至想响应他们,但是李世民说不行,认为即使得到东都也守不住,于是就故意退出来,把这个东都的难题留给李密。所以在策略上,李渊确实是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其实隋朝末年具备统一实力的,最有希望的就是李渊和李密,但是李渊最后能一统江湖,李世民军事上的胜利居功厥伟,几场关键性的战争都是李世民打的。李渊西面消灭薛举、薛仁杲,降服李轨时丢了太原,李世民去把太原收回来。包围河南王世充时,河北窦建德赶来救援,李世民击溃窦建德,降服王世充,后来李世民又去平定河北的叛乱。

李世民不仅战功卓著,而且他后来用人纳谏,成就了贞观之治。所以李世民是真正跟他父亲李渊一起,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关键人物。大唐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将近三百年。西汉二百十五年,东汉一百九十六年,宋朝的北宋、南宋本身就是分裂的,各有一百多年,明朝、清朝都是二百六七十年。所以大唐盛世是中国历史最长的王朝,这是从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隋出现短暂统一,到李渊、李世民父子建立唐王朝,中国又出现了一个盛世。前面是汉,现在是唐,所以我们这个民族叫汉族,我们华人在外面定居了叫唐人街。汉唐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

(参见《资治通鉴》卷三十六至卷一百八十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11txs.com)”查找最新章节!